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广播在线 正文

  在一个城市更新项目中,相关开发企业贷款了几十亿,但却因为一个文物保护点位而遭遇长期停工,每天需要支付无数的利息,企业心急如焚。这个案例让人深刻地反映了城市更新项目中的风险和挑战。据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董事长樊芸在3月10日上海代表团全团审议时所述,因此,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文物保护工作,确保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文化遗产。

  据樊芸了解,有一个停工三年且历经多次翻修的历史风貌已经荡然无存的项目,其中的一个文物保护点已经成为职工宿舍。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这类情况并不少见。樊芸说,在上海中心城区,集聚了众多成片历史风貌保护区、风貌街坊、各类历史建筑,还有不少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即“文物保护点”。根据调研,虹口区有400多个保护点,黄浦区有500多个保护点。这些保护点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元素,是城市更新过程中需要保护的重要遗产。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是重要而复杂的一项任务,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居民共同参与和配合,才能实现城市更新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

  樊芸说,当前正值文物保护法修订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自2023年11月至2026年6月),根据《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总体方案》中相关规定,涉及不可移动文物相关项目可能全面延缓甚至暂停。樊芸认为,需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强对文物的甄别和核实,加快对“文物保护点”文物价值的充分认定、开展分等定级的“精准保护”。另一方面,涉及在建项目,建议一事一议,与开发企业共同明确保护内容、保护要求和保护方式,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审批周期。

  针对文物保护问题,樊芸提出了一些建议。她认为,应该加大文物保护利用研究的力度,并且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确保文物的安全。此外,她还在修改文物保护法时提出了一个重要建议,即增加“文物平移保护”的内容。“文物平移保护”是一种将文物从一个地方平移到另一个地方进行保护的技术手段。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保护文物不受自然灾害等不可预测的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避免文物在原地受到破坏的情况发生。因此,樊芸认为,在文物保护法中增加“文物平移保护”的内容,可以更好地保护文物的安全。除此之外,樊芸还强调了社会效益优先的理念。她认为,文物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应该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的社会价值,促进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同时推动城市更新与文物保护的协调发展,让文物资源在保护的同时也能够为城市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