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广播在线 正文

  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近日组织编制的《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专项规划》草案进行了为期30天的公示,并面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根据草案公示,到2035年,规划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将控制在103.2万人。

  《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专项规划》的规划范围北至川杨河、西至沪芦高速、南至大治河、东至海岸线,总面积约510平方公里。该规划范围涵盖了长江口附近的多个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研究范围北至龙东大道、西至沪奉公路、南至大治河,向东涵盖九段沙、江亚南沙部分海域,总面积约890平方公里。这一研究范围不仅包括了上海市区,还涉及周边的几个县区。规划目标是为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未来的发展制定合理的规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空间规划上,我们形成了“一心两轴、双环四翼、九组团”的整体空间布局,这种布局是开放、棋盘式的。

  其中,“一心”为生态绿心,打造蓝绿交织、水绿共融的生态绿心,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是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生态绿色发展的主体空间。“两轴”为东西向通江达海的开放创新轴和南北向串联城镇的历史人文轴。

  “双环”是依托8条特色大道交通廊道,构成两个特色功能环。其中,依托六陈路(机场大道)、六奉公路(星光大道)、川南奉公路(航空大道)、下盐公路(振兴大道)形成内功能环;依托金科路(科学大道)、华夏高架路(华夏大道)、沪南公路(希望大道)、海天大道等形成外功能环。

  “四翼”是以生态绿心为核心,东南西北分别打造东方航空城、惠南未来城、张江科学城、国际文旅城。通过地区空间格局整合提升,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功能区。

  “九组团”是基于“井”字形生态网络,突出特色功能导向,形成生态绿心组团、东方枢纽组团、合庆郊野组团、老港组团、惠南—宣桥组团、新场组团、川沙—唐镇组团、张江北组团、张江南组团共9个特色功能组团。

  在公共中心体系方面,规划完善形成四级公共中心体系,优化地区空间结构,提升城市能级,为建设高品质城区夯实基础。

  城市副中心包括张江和川沙2处城市副中心。张江城市副中心以科技体验和水绿交融为特色打造科创型城市副中心,川沙城市副中心以国际旅游、生态休闲为特色打造文旅型城市副中心。

  同时,规划形成川沙、唐镇、惠南、科南、广兰路5处地区中心(新市镇中心)。在城市副中心与地区中心基础上,结合地区特色功能打造4处专业服务节点,包括东方枢纽节点、鹿园会展城节点、未来蓝湾节点、新场古镇节点。以完善“15分钟生活圈”为目标,进一步落实社区中心建设,实现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均好性和精准性。

  在住房保障方面,紧扣东方枢纽引领带动的产城融合趋势,按照实际人口居住需求,优化配套住宅用地布局,重点关注创新和年轻群体,提供多层次住宅产品。鼓励混合居住、开放社区等活力居住形式。

  在公共服务方面,统筹平衡区域公共服务设施,为地区提供高品质、高能级公共服务。重点在东方枢纽、国际旅游度假区、川沙副中心及张江副中心等地区,引入高等级的文化、体育及学校设施,为地区提供高品质、高能级的公共服务。

  在综合交通方面,规划范围内形成“五横六纵”高快速路系统,包括华夏高架路、S1迎宾高速、周邓快速路、S32申嘉湖高速、下盐快速路、S2沪芦高速、华东—南六快速路、G1503绕城高速、两港大道等,并研究预控凌空路远期快速化可能性。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北至闻居路—禄口路,西至川南奉公路,南至申嘉湖高速,东至围场河,总面积约为7.3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建设用地总规模约为693公顷,主要规划用途包括商务办公、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研发用地。商务办公区是规划范围内最重要的区域之一,将用于开发和提供商务办公设施,以满足周边商务活动的需求。商业用地也是规划范围内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提供购物、餐饮和娱乐等服务,满足周边居民和商务活动的需求。居住用地则是规划范围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提供住宅和配套设施,以满足周边居民的需求。

  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上海东站所在7平方公里的近期重点建设范围以及川南奉公路以西祝桥城镇片区7平方公里进行联动考虑,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格局。该格局以“东方枢纽核心区、东方大道开放创新轴,G1503、川南奉、浦东运河南北特色轴空间”为骨架,旨在发挥东方枢纽对西侧腹地、祝桥城镇片区的辐射引爆效应,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在这个空间格局中,东方枢纽成为核心点,其地理位置优越,周边交通网络发达,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东方大道作为连接枢纽和周边地区的重要道路,将形成一个开放创新轴,推动祝桥城镇片区的产业发展。G1503高速公路和川南奉公路作为两条重要的南北和东西高速公路,将浦东运河南北方向的交通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特色轴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