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广播在线 正文

  今年5月份,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青年孵化平台再次启动招募程序。与往年一样,该平台将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以帮助青年编导实现他们的创作梦想。但是,今年的招募活动不仅限于这些传统的支持措施。青年孵化平台还将与舞蹈界的专家学者和全国各地的公共空间联合起来,为青年编导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帮助他们创造独具特色的作品,并用舞蹈语言传递中国青年的声音。通过这一举措,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青年孵化平台将致力于发掘和培养更多有才华的青年编导,为中国的舞蹈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热切期待您的加入,一起为青年舞蹈家的成长和发展助力!

  中国新一代青年舞蹈艺术家的发展离不开国舞剧场的支持和帮助。为了发掘和培养优秀的年轻编导,国舞剧场在2018年推出了青年孵化平台,为青年舞蹈编导提供资金、场地、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助力其创作和成长。经过数年的努力,该平台成功孵化了30余部优秀作品,其中包括尹昉的《熵》、谢欣的《静地回升》、宋欣欣的《悠悠视界》以及田文昌的《俑Ⅲ》等。这些作品先后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与观众见面,展示了年轻编导们的创意和才华。国舞剧场青年孵化平台的成功,不仅为广大青年舞蹈编导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也为他们未来的创作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期待这些优秀的年轻人能够不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中国的舞蹈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今年5月,青年孵化平台开启新一轮招募,面向国内18—45岁青年舞蹈编导的原创新作,根据作品创作的不同阶段,为青年艺术家们提供委约创作、联合制作、出品制作等不同形式支持。国舞剧场副总经理、项目总监陈理说:“青年编导的原创作品是舞蹈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为青年编导提供土壤,而他们则帮助我们构建更加多元化的文艺环境。”

  在国舞剧场青年孵化平台,涌现了一批极具中国文化特色身体语汇的作品。在汉唐舞蹈剧场《俑Ⅲ》中,编导田湉重构汉唐舞蹈,为观众营造舞俑复生、重访历史的奇趣体验;在舞蹈剧场《三岔口》中,编导饶宇弘取材于同名戏曲,以中国古典舞的肢体展现了他对当下的思考;在蒙藏两部曲《锡林河·尊姆》中,来自蒙古族和藏族的多位编导将民族服饰、马鞭、藏戏带上舞台。

  众多青年编导探索着兼具民族性和当代性的舞蹈语汇,国舞剧场也将邀请业内专家学者提出专业建议。

  为了给入选的青年艺术家们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和扶持,国舞剧场正在筹备“公共空间联盟计划”。该计划以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为轴心,向其他场域辐射,为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提供更多与观众见面的机会。四川成都LOOKLIVE、浙江杭州天目里OōEli,以及上海本地的油画雕塑院、思南公馆、System系统等空间均已加入该计划。目前,国舞剧场正在广发英雄帖,欢迎更多的公共空间主动联系、加入联盟,为青年艺术家们提供更多表演和活动空间。我们坚信,通过这个计划,青年艺术家们将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并在观众面前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我们期待您的加入,共同为青年艺术家们的成长和发展助力!

  国舞剧场正在积极打造青年孵化平台,旨在发掘和扶持更多的青年艺术家。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剧场接下来的目标不仅是将中国当代舞推向世界舞台,更希望通过世界艺术语汇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