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位列保税LNG加注港全球前三 持续引领航运业低碳智慧发展

时间:2024-10-24 21:14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在线       返回首页

  在加快弥补高端航运服务业不足的同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正通过实施“三化”战略转型,不断推动航运业向低碳智能化方向持续进步。

  在8月份,上海港罗泾集装箱港区的一期工程宣告投入运营,紧随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之后,上海港再添一座全新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这作品汇聚了全球最前沿的自动化码头技术精华,同时沿用了传统码头的横向设计。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这已超越了上海港全自动化码头的2.0阶段,并为传统码头的变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模范。

  与此同时,上海港正在建设清洁能源加注中心。上港集团能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罗文斌介绍,截至目前,上海港已完成国际航行船舶进行保税液化天然气(LNG)加注125艘次,加注量73万立方米,并且LNG加注范围将从洋山港拓展至外高桥港区,覆盖上海港全港。

  目前上海港已位列保税LNG加注港全球前三位。

  在LNG加注的基础上,今年4月,上海港又落地大型集装箱船绿色甲醇燃料“船—船”同步加注作业全国首单,成为全球少数拥有船用绿色甲醇加注能力的港口。

  “我们正在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储能设施的改造和扩建。目前上海港拥有两艘LNG加注船和一艘甲醇加注船,未来两种加注船都将再增加一艘。到2030年,我们希望实现LNG加注能力100万立方米,绿色甲醇加注能力100万吨的双百目标。”罗文斌说。

  此外,在去年的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上港集团旗下的港航纵横(上海)数字科技推出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平台(集运MaaS),今年9月,该平台结束试运行并正式上线。

  上港集团科技信息部总经理邹鹰介绍,集运MaaS平台是整个交通系统的数据大集成,覆盖集装箱运输的全链条。它打破了数据壁垒,能提供“一门式查询”“一站式服务”。通过该平台,进口放货换单可以线上完成,许多信息无须打字输出,而是系统直接调取,工作人员只需3至4分钟就能完成过去耗时1至2天的工作。

  在航空领域,上海机场正致力于加速打造一个名为“超级大脑”的智能化系统。该系统运用先进的数字孪生技术,为机场的规划设计以及日常运营管理提供高效、智能的决策支持。此外,上海机场与各大航空公司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机场内设备和车辆的新能源转型工作。目前,机场近机位辅助动力装置的新能源替代设施已实现全面覆盖,标志着上海机场在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外,在今年的9月19日,上海见证了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商业化应用突破。在这一天,东方航空使用国产大型客机C919并装载了可持续航空燃料,执行了MU9192航班任务,该航班由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起飞,最终抵达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