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近期,经过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选,以及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审核确认,并经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批准,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正式对外公布。此次共有214项(人)荣获该奖项。

在我国的科技领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代表人物。其中,我国航空领域的杰出飞机设计师吴光辉、我国药学领域的领军科学家丁健,凭借卓越的科研成就,荣获了上海市科技功臣奖的崇高荣誉。此外,修发贤、胡伟达、曲大辉、黄正、汤奇荣、林浩东、李辉、舒易来、张亚林、张少霆等1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也凭借在各自领域的杰出贡献,荣获了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有46项成果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奖,其中,16个项目获一等奖、30个项目获二等奖;29项成果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其中,17个项目获一等奖、12个项目获二等奖;114项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9个项目获一等奖、85个项目获二等奖;9项成果获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其中3个项目获一等奖、6个项目获二等奖。4位外籍专家获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

记者注意到,上海科技大奖中的自然科学奖成果数量不断提升,获奖项目蕴含的原创性、引领性和颠覆性“基因”不断增强,学科交叉和前沿领域的研究已成主流。在198个获奖项目中,46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占比达23%,远高于前5年15%均值。16项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中,6项成果的论文发表在国际三大顶刊(《Cell》、《Nature》和《Science》),5项成果的论文发表在三大顶刊的子刊,还有5项成果的论文发表在本领域权威期刊上。

值得关注的是,中青年群体在上海科技创新领域发挥着中坚作用。在今年的10名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者中,就有6位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大力支持。他们分别在量子科技、红外物理、智能材料、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多个前沿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些获奖的198个项目中,共有1856位参与者,其中4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达到了1133人,占总数的61%。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年龄最小的第一完成人,华东理工大学宋冰副教授,出生于1990年,他以卓越的领导力和科研能力,成功带领团队获得了自然科学二等奖。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潜力,也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未来注入了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