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我们不仅完善了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还积极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以确保食品安全。同时,我们大力推进国民营养计划和合理膳食行动,致力于营造一个更加安全、营养、健康的生活环境。在国际标准方面,我国更是积极引领并深度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牵头制定了粽子、饺子等亚洲区域的标准,为提升全球食品安全水平贡献了重要力量。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司副司长田建新表示,为确保食品安全,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目前共有1610项标准,全面覆盖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食品生产链,包括从原料采集到产品成品的每一个环节,以及从婴幼儿到老年人的各类人群。这些标准在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乳制品行业为例,去年我国在修订乳粉和调制乳粉标准时,特别针对“牦牛乳粉、骆驼乳粉、马乳粉”等特色乳粉制定了具体标准指标,这不仅促进了特色乳品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健康的食品选择。 此外,在婴幼儿食品领域,2021年我国对婴儿、较大婴儿和幼儿的配方食品标准进行了修订,将胆碱、硒、锰等原本可选择性添加的成分升级为必须添加,从而确保需要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能够获得更加全面和均衡的营养支持。 在国际标准领域,我国也积极发挥领导作用,深度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例如,我国牵头制定了粽子、饺子等亚洲区域的标准。今年初发布的粽子亚洲标准,发布后有效推动了我国粽子出口到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我国食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