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在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巴金先生迎来了他的特殊纪念日。作为上海文学馆的珍贵组成部分,巴金图书馆近期已率先对广大市民开放。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读者们络绎不绝地踏入这座图书馆,沉浸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并参观了同期揭幕的巴金与上海文献图片展。展览进入尾声,展柜中陈列着来自各地亲朋好友为巴老庆生时所赠送的贺卡、电报等珍贵纪念品,共同见证着这位文学巨匠的辉煌一生。

共同庆祝巴老的生日——这个由历史建筑改造成的图书馆及文化场所,不仅成就了巴老生前的夙愿,更是一份穿越时空的文学馈赠。

巴金图书馆,座落于繁华的虹口区武进路455号,其前身名为扆虹园,是一座承载着浓厚历史底蕴的清末建筑。1923年春,两位热爱阅读的青年——巴金(原名李尧棠)和他的三哥李尧林,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踏上了上海的土地,开始了他们的求学之旅。1945年冬日,巴金在上海与三哥永别,这段兄弟情谊深深烙印在巴金心中。为了缅怀三哥,巴金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命名为“小林”,并立志要创办一座名为“尧林图书馆”的机构,以传承和弘扬三哥默默奉献的精神,将其美好品质散播于社会各个角落。

巴金先生的心愿终得借扆虹园复修和上海文学馆新建得以实现,“命名‘巴金图书馆’,既是对兄弟二人的纪念,也是我们承继和发扬前辈精神、为读者服务的新起点。”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说。

以巴金与上海的关系为线索,巴金与上海文献图片展全面展示巴金在上海的文学创作、文学活动和社会活动成就,体现人民作家与城市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境界,勾勒出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和文学创作的成就。

展览分五个展厅分布在巴金图书馆中。一厅为巴金图书馆的文化活动空间,展览主题是巴金在上海的文学成就,以巴金在上海的居住地为线索,梳理了他不同时期的重要文学创作、翻译作品。

二厅为巴金图书馆的文学杂志阅览室,展览串联巴金的编辑成就,让读者“触摸”巴金作为编辑家的热情心灵和丰硕成果。

三厅是文化休闲空间,对应的展览主题为巴金的生活世界,包括“团圆”“一双美丽的眼睛”“兄弟在此相会”“巴金在上海的一天”等四个连通的实物造景区。

四厅为图书阅览室,鲁少飞的《文坛茶话图》和取自巴金藏书的插画构成布景,为读者提供一个安静的文学阅读空间。周边的书架陈设着近年出版的巴金先生著作和巴金研究著作等。

五厅的空间巧妙地划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巴金图书馆的数字阅览室,为读者提供了便捷的电子阅读体验。另一部分则是精心设计的展览展示空间,这里不仅展示了巴金先生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剧文献,还有他珍藏的影视剧资料以及各类戏单。这些展品共同见证了巴金作品的广泛传播与深远影响。 在巴金与读者区域,我们精选了一代代读者与巴金先生往来的书信经典片段。通过这些珍贵的信件,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巴金先生对读者深沉的影响,以及他一生“把心交给读者”的真挚情怀。这些书信不仅展现了巴金先生的文学成就,更体现了他与读者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活动内容丰富,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巴金研究会以及巴金故居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巴金学术研讨会。此外,还有由上海市作家协会、《收获》文学杂志社以及巴金故居联合举办的“巴金青年与文学的未来——青年作家创作座谈会”,旨在探讨巴金思想对当代青年作家的影响,以及文学创作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这两场活动不仅是对巴金先生文学成就的致敬,也是对巴金精神的一次深刻传承和发扬。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