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近期,上海越剧院的年度压轴大戏《雷海青》于天蟾逸夫舞台隆重首演,中生代优秀演员王柔桑、忻雅琴、吴群、吴佳燕、盛舒扬等实力派演员携手献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上海越剧院党总支书记兼院长吴巍在致辞中表示:“我们不仅是对经典作品表示崇高的敬意,更是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致力于对经典进行创新演绎,力求让《雷海青》这部作品成为新的经典,让广大观众深刻感受到上海越剧艺术源远流长、不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雷海青传》是一部描绘山野乐师雷海青传奇一生的作品。故事讲述了他因梅妃的举荐而入宫,被赐封为“梨园探花”,却意外地被卷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纷争。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与挣扎后,心灰意冷的雷海青选择回到家乡,隐居于山海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在那里,他得到了疗愈,领悟到了音乐的内在力量与真正的价值。 然而,当安史之乱的消息传来,雷海青毅然决然地选择逆行进京,投身于这场乱世之中。在金殿之上,他面对叛贼,怒斥其罪行,即使十指皆断,依然不屈不挠。他以一曲旷世绝唱,唱出了百姓的心声,唤起了天下英豪的抵抗意志。 《雷海青传》不仅展现了雷海青的音乐才华,更彰显了他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品质。这部作品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我国古代音乐家的传奇人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杜竹敏编剧的视角中,雷海青展现出了朴实的纯真品质,他愿意为坚守自己的初衷和梦想付出一切,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他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那份纯洁而坚定的初心。

“雷海青敢于逆行,担当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让我感动。”导演肖英表示,《雷海青》以情感及精神层面的力量展现蕴藏于历史、时代与人心中的宏大气象,“在创排过程中,我们坚持虚实结合,保留越剧传统精华,进行当代性的审美表达。”肖英没有过多干涉表演,“我给演员提一些要求,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达成身形合一的表演。”

“小时候我练过抢背、长水袖等技术,进团20多年,大部分时间演文质彬彬的书生,比如梁山伯、焦仲卿,最大的动作可能只有跑圆场。”王柔桑举例,“第六场中雷海青手指断了,有一段长水袖表演,要保证可看性,水袖耍得眼花缭乱,紧接一大段唱,气息分配很重要。”在紧张的日常演出间隙,王柔桑为《雷海青》练动作、练唱,“排练结束,我去医院急诊拍片,就怕骨折。大戏首演将至,演员身体每个零件都不是自己的,要为观众保护好,这是演员的责任。“

为演好琵琶圣手雷海青,王柔桑练了大半年琵琶,“台上指法不对说不过去。”现在王柔桑能用琵琶演奏小乐曲,“上台后,左右手配合,轮扫弹挑等技术动作,和剧中音乐卡点。”

回忆集体排练,王柔桑难忘大家一起整理剧情,“排练时间紧,但我们一直在寻找人物逻辑和性格。现在观众要求高,戏不仅要审美优秀,还要情节通顺流畅,不能矫揉造作。”

《雷海青》是上海越剧院专为中生代演员打造的原创大戏,主演们都在1994、1995年进入上海戏校,毕业后进入上海越剧院,用王柔桑的话说,“一起长大,比家人相处时间还长,彼此在舞台上有默契,一个眼神,瞬间了然。”王柔桑的老师章瑞虹也时刻关心新戏,“章老师在外地巡演,特地赶到太仓看《雷海青》彩排,给我分析表演细节。”

副导演信洪海对演员们的表演提出了细致入微的要求,不仅希望他们调整日常的走路姿态,甚至对呼吸的节奏也提出了改变。舞美设计师季乔为话剧《雷海青》精心打造了一个宽敞的舞台空间,仿佛模仿了电影中的宽银幕效果,并在舞台中央镶嵌了一条醒目的红色线条,这一设计巧妙地象征着主人公雷海青的生命轨迹。 灯光设计师张学伟以纯净的白色光线为主,辅以恰到好处的色彩点缀,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宁静的舞台氛围,这一空间正是用来象征主人公深邃的精神世界。 服装与造型设计师王秋平阐释道,《雷海青》这部作品充满了悲剧色彩,因此在服装设计上,她有意减少了宫廷服饰常见的色彩斑斓,而是采用更为内敛的用色手法。例如,在描绘反派角色安禄山时,王秋平选择了暗色调系列,而在他的衣服内里,巧妙地加入了跳跃的紫色元素,以此来突出安禄山性格中张扬的一面。 道具设计师王龑则依据现存的四弦琵琶为原型,精心打造了剧中雷海青使用的四弦折颈琵琶。考虑到剧中琵琶是以坚实的铁木制成,王龑将其外观处理成了紫檀木的颜色,以增添道具的历史感和艺术感。

吕祥副院长于上海越剧院表示,由著名导演带领的创意团队带来了崭新观点和创意,而全体演员亦展现出了丰富的创造力。在《雷海青》这部作品中,作曲家汝金山、唱腔设计师陈钧以及技术指导王振鹏等人,共同投入心血,成功实现了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演出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