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带小鱼”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 在上海获得鼓励

时间:2024-12-08 09:24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在线       返回首页

  去年,京东的营收成功突破万亿元大关,近年来,这家巨头企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助航者”角色。在上海,超过1.1万家专注于细分领域、具有特色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中,约有6000家与京东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企业借助京东强大的平台力量,实现了订单处理、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效率提升以及合规性优化的全方位升级。这种“以大带小”的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模式,在上海得到了政府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为城市的经济活力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2024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中,记者得到了最新消息: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平台已正式设立“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服务专区”。这一举措旨在积极构建一个信息共享和资源匹配的平台,以便大中小企业能够实现更有效的对接与合作。此举无疑为上海在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方面增添了新的有力抓手,进一步推动了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卫丙戊在介绍当前市场发展趋势时指出,过去,我们可能习惯于“大鱼吃小鱼”的市场法则,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竞争愈发激烈,技术不断进步,企业理念也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业界不仅需要“小鱼抱团”的合作模式,更应倡导“大鱼带小鱼”的共生模式,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新生态。据工信部中小企业局的最新统计数据,全国累计培育的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超过九成是与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形成直接配套合作关系,这一数据充分印证了业界对于共生模式的需求。

  而作为全国第一个专精特新企业破万家大关的城市,上海一直致力于培育融通创新载体,积极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与促进的生态。比如莘庄工业区以“空天利用”产业为核心,以商业火箭和商业卫星为细分领域,正在打造6.5平方公里的空间信息产业集群。集群近三年的营业收入都超过40亿元,集群内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占78.02%。今年9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在莘庄工业园区注册成立。这些效应,都是集群融通带来的。

  大企业有着较雄厚的资源和能力,中小企业则似灵动繁星,充满创新活力和应变能力。卫丙戊告诉记者,中小企业的创新困境,更多不是因为创新能力不足,而是缺乏创新应用场景及市场,还有创新成果出来后产业化渠道不足、投入不够等。

  因此,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协同创新的关键。在本次活动中,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等六家知名大企业纷纷亮相,现场发布了各自的创新需求。与此同时,上海矽睿科技等五家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也进行了精彩的现场路演,展示了他们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提出了“生物质制氢的生产技术”这一创新需求,热切欢迎具有专精特新特色的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共同“揭榜”这一挑战。而上海矽睿科技则展示了他们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和改造蛋白质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一技术有望为创新药物研发、体外诊断等领域带来突破性的蛋白质产品,为行业巨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各方优势得以互补,协同合力,为我国产业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