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修剪行道树并非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挑战,它更是一个涉及社会共同治理的问题。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行道树科科长杨瑞卿指出,近年来,上海在处理诸如“树牌矛盾”等复杂问题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许多看似棘手的矛盾,实际上只需通过适度的修剪就能得到有效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不再拘泥于“先来后到”的传统规则,而是秉持着迅速、高效解决问题的原则,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共同推动问题的妥善解决。这种新型的治理理念和实践,为城市绿化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构建和谐的城市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针对少数仍需进行大规模修剪的行道树问题,相关部门已建立联合协调会议制度,并确立了启动特殊修剪的标准——由专家组评估后,若确认存在安全隐患。

比如,宛平路上的高大行道树一度严重遮挡近肇嘉浜路口的道路标识牌,绿化与道运部门技术人员多次现场踏勘后,制定解决方案,由道运部门将标识牌移至中间隔离带并反向设置,彻底解决了树牌矛盾。

在采访中,相关部门都提到了解决“树牌矛盾”等问题最彻底的方式,是在公共家具或新建道路行道树落地前,即规划设计时就充分评估这两者间是否会产生矛盾,采取有针对性的规避举措。

上海多个区域已构建了林绿资源的“一图式”数据库,对相关道路两侧的行道树种类与数量进行了登记记录,然而这仅是基础阶段的“数据基础”。

杨瑞卿提出建议,认为有必要对林绿资源“一张图”进行优化升级。他建议将道路、电力、水务、燃气等基础设施信息整合进图中,构建一个直观明了的数据平台。这样的平台将有助于快速识别矛盾和原因,从而高效解决现有问题。同时,它还能为城市空间的精细化布局和建设提供指导,从源头上避免冲突的发生。杨瑞卿强调,这一举措对于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