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近期,上海市各大区域纷纷启动了行道树冬春季综合养护工作,这项工作以往常被称作行道树冬季修剪,我们简称为“冬修”。今年的“冬修”活动自11月底正式拉开序幕,预计将在明年4月前圆满完成。全市范围内共有170多万株行道树需要接受修剪,其中以悬铃木为主,总量达到30多万株。通过这一轮的修剪,将为城市绿化增添新的活力,确保行道树的健康生长。

在每年的春季时节,那些正处于生殖生长阶段的中型悬铃木,其胸径介于15厘米至25厘米之间,或是大型悬铃木,胸径超过25厘米,都会通过其特有的果球来延续种族。随着四五月气温的逐渐升高,悬铃木的新叶开始茁壮生长,而往年所结的成熟果实也会在这个时候开裂并逐渐脱落。果球上的团状果毛,在春风的吹拂下,纷纷扬扬地飘散于空中,形成了一幅既美丽又略带烦恼的飘絮景象。

上海一直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减少“飘絮季”带来的困扰,但目前最有效的方法还是“经典款”——冬修。

悬铃木果球大多生长在多年生枝条上,修剪后新生的枝条不结果。每年冬春交际,绿化作业团队巧妙利用植物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矛盾关系,对悬铃木多年生枝条进行适当修剪,大幅减少后期结果量,并在夏季剥芽时视情况修除果球。研究表明,通过合理修剪,可在第二年减少80%至90%果毛的产生。

行道树修剪并非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一门需要长期经验积累的技术艺术。它并非如某些人所想的那样,只需备好梯子和锯子即可。正如上海普陀区园林建设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绿化养管部技术主管杨飞飞所言:“唯有精心修整出完美的杯状造型,才能实现减少果毛的理想效果。”在老一辈园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成功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杯状修剪手法。这种方法包括冬季修剪和春夏两次剥芽,通过这样的过程,树木的形态得以形成三叉六股十二枝的优雅造型,一级级向上延伸,犹如一只精美的高脚杯,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

经过修剪,不仅显著降低了果实上的绒毛,还使得行道树的树冠内部变得空旷,这样在台风来临时,树木所受风力减少,倒伏的风险降低。此外,修剪成杯状的设计使得树木顶端能够充分接受光照,从而促进其生长,并在次年夏天扩大树荫覆盖面积。同时,这种设计还能帮助树木避开周边的高空电线,从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