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本年度,智能化与网联化的结合已成为关键的技术发展方向,自动驾驶的安全技术体系得到全面升级,车联网与云端数据形成闭环的创新模式成为主流的研发趋势。在大会上,我们首次揭晓了“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技术突破”,其中多项成果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相连。

例如,“凭借大型模型的汽车人工智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钟志华在介绍中指出,通过借鉴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等先进的大模型训练方法,大幅拓宽了车辆的运行设计域(ODD)范围,极大地推动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商业化进程。目前,主流汽车制造商已成功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感知、规划和控制等多个领域,部分企业更是具备了从端到端的智能驾驶能力。在大模型技术的辅助下,智能座舱的应用得以实现更加自然、智能的多模态交互,同时也带来了更为主动、便捷的场景化服务体验。

“未来的技术风向是线控、芯片、操作系统、算力、算法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现东认为,要关注行业垂直大模型的建设,要用人工智能的思维开发出两段式“端到端”或一体化“端到端”,两类智能驾驶大模型供企业选择使用,“来全面提升智能驾驶的感知、决策与控制的系统性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AI等技术更新迭代,加强安全监管和治理,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内核。

“汽车行业是最重视安全的行业之一,过去大家主要关注被动安全,如气囊,主动安全,如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记者注)。如今,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正成为新的课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说。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治平也提到,智能网联汽车具有强大的学习、分析、决策能力,行驶过程中采集的环境感知数据涉及地理信息安全,车辆感知系统等涉及交通安全,车内外传感器设备涉及个人隐私安全,“这些主动安全、被动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供应链安全,越来越多融入汽车全链路和社会全方位的各个环节”。

因此,在周治平看来,为了推动智能网联车辆领域的快速发展,必须加紧完善相关的责任认定和数据隐私保护政策法规。同时,他还强调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和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标志着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的到来,这要求我们在治理机制、治理手段以及治理规则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策略部署,确保在推动技术发展的同时,能够有效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关系。

今年7月,我国工信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等五部门联合宣布,北京、上海、南京等共计20个城市(联合体)被选定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在此次大会上,这20个试点城市(联合体)共同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一致行动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该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将展开包括“强化安全保障”在内的10项具体行动。具体而言,旨在全面提升“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安全技术的应用,确保试点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以及地理信息安全得到全方位的保障。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