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每年的金秋时节,世界各地的知名艺术团体纷纷齐聚中国上海,共同参与盛大的国际艺术节。这一艺术节不仅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更是一个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即将举办的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预计将吸引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名艺术家参与。在艺术节的主要板块中,共有57台共计163场演出,其中境外演出占据了大约六成的比例,这将是一场高浓度的世界艺术盛宴,为广大观众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表演团体不再将上海仅仅视为巡演路线上的一站,而是开始精心打造“上海主场”。他们带来了全明星阵容和经典剧目,使得“唯一一站”“上海首演”的标签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除了精彩的演出,这些世界名团还开放了公开排演、演前导赏、后台导览等活动,让台前幕后的互动充满温情。这样的安排吸引了来自各地的观众纷纷涌向上海,感受这场视觉与情感的盛宴。

近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迎来了一位老朋友——享誉世界的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他再次踏上这片热土,携手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为观众带来了肖斯塔科维奇和柴可夫斯基的经典作品,一场纯正俄罗斯音乐之声的盛宴。去年,捷杰耶夫大师曾率领马林斯基剧院的近300名艺术家来沪,献演瓦格纳的歌剧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连续4场、跨越16小时的精彩演出,令广大乐迷津津乐道,至今仍被传为佳话。今年正值中俄建交75周年之际,作为马林斯基剧院和莫斯科大剧院的“双总监”,捷杰耶夫大师带领“双团”来到上海,以艺术的形式,续写着两国间的深厚友谊。

在城市文化的哺育下,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逐步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艺术节之一。今年6月,柏林爱乐乐团受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邀约来沪驻演,创新名团合作模式。本届艺术节期间,伦敦交响乐团、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摩纳哥蒙特卡洛芭蕾舞团、德国柏林邵宾纳剧院等众多院团将中国演出的唯一一站放在上海。

今年是伦敦交响乐团建团120周年,也是安东尼奥·帕帕诺爵士出任乐团首席指挥后首次带团造访中国,乐团为巡演准备了三套不同的浪漫时期经典名作,诚意满满。“我们很少在同一个场地举办三场音乐会,这是一段美好的旅程,希望可以经常来上海,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伦敦交响乐团副首席马克辛·郭说。

艺术,在上海和世界之间架起一座友谊之桥。日前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英国歌剧明星布莱恩·特菲尔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艺术节,太多世界级的精彩演出在同时发生,上海既传统又现代,这座城市充满吸引力,让我们从世界各地汇聚在一起,让东方与西方在此交融。”此次来沪出演歌剧《托斯卡》音乐会,布莱恩·特菲尔特意身着唐装登台,一件是他十年前来上海时收到的礼物,一件是他自己从纽约购得。“你看,这是‘上海滩’牌!”特菲尔指着标签笑着说。“幸福的烦恼”

最近,57岁的梁琦和女儿几乎每晚都在剧场度过。从小喜欢芭蕾但没有机会学习的梁琦,成了资深舞迷。女儿5岁时,梁琦就带着女儿进剧院,转眼已18年。10月17日到21日,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在上海大剧院的5场演出,她都买了票。紧接着,10月23日至26日,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在前滩31演艺中心的4场演出,她也全部购入。

唯一让梁琦感到烦恼的,是精彩演出扎堆,让她分身乏术。“马林斯基的一场演出就和罗伯托·波雷在上海大剧院的演出‘撞车’了,真是幸福的烦恼。”

世界著名艺术团体所呈现的,不仅是一连串精彩的演出,更是为上海这座城市量身打造的丰富台前幕后活动。以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此次来沪为例,它们为观众提供了公开排演、演出前的导赏会、后台参观以及舞蹈工作坊等多种互动体验活动。观众们可通过预约,近距离感受艺术家们的创作过程,与明星们面对面交流,更深入地解读每一部作品,了解舞团的独特魅力。这种深度体验,在上海独一无二,每一次参与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优秀的文化IP具有强大的推动力,能够有效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将文化艺术打造成为城市的核心“流量入口”。正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副总裁杨佳露所言。以今年6月举办的艺术节特别项目——柏林爱乐乐团的驻演为例,上海大剧院周边的餐饮业营业额普遍增长了30%至40%,最高订单量更是提升了惊人的94%,交易金额更是增长了167%。世界级名团的汇聚,高密度的艺术盛宴,无疑将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吸引更多的人流,激发消费潜力,显著提升城市的整体吸引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