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权威机构的预测,展望至2030年,我国“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迎来飞跃式发展,产值增量预计将高达25825亿元人民币。其中,智能网联汽车本身的新增产值预计将达20266亿元,而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的新增产值也将达到4174亿元。金壮龙先生透露,在智能网联汽车这一领域,我国已经累计培育出近400家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此外,还有5家激光雷达企业的销量成功跻身全球前十名。同时,有9家汽车企业开发的有条件自动驾驶车型已开始进行准入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朝着更高水平迈进。

为了实现产业的快速崛起,我们亟需加速推进相关政策、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正如一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强调的那样,这一观点已成为本届大会的主旋律。在车企负责人、行业专家以及地方官员的分享与交流中,"标准"、"规范"、"法规"等关键词频现,充分体现了对行业规范化发展的重视。

“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技术交叉、产业跨界的领域,真正要把这个产业做实,第一是形成共识,第二是做好复杂系统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说,复杂系统工程要做好,讲求架构统一。他将“车路云一体化”比作修数字轨道,各个地方修轨道的标准要一样,所以要架构统一、标准统一,“另外就是把各自的事做好,再形成协同关系,这样产业才会真正成功”。

以智能驾驶为例,大会展出的不少车型都具有智能驾驶的功能。“智能驾驶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促进消费升级、减轻消费者驾驶疲劳,能够进一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说。

但在他看来,我国智能驾驶的渗透还不够。余承东提到,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L2(组合驾驶辅助)级智能驾驶渗透率达到66.4%,但L3(有条件自动驾驶)级进展很慢,且以支持ToB(面向企业)的运营、探索为主,没有走向ToC(面向消费者)的量产使用。

据了解,我国将自动驾驶分为六级,从L0至L5.数字越大代表自动驾驶等级越高。工信部在大会上披露,今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L2级新车渗透率为55.7%,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11.0%;在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方面,我国已确定首批9个联合体,开展准入与上路通行试点工作。“到明后年,L3应该能走上高速和城市快速路,从技术能力上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希望国家法规、立法能加快进展。”余承东说。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庆洪建议要加快完善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法律法规。他指出,当前,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运营正在加速,应该加快制定全国统一的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准入及监管规则,进而推进产业智能化快速发展。

金壮龙强调,在未来的工作中,工信部将致力于完善相关标准法规体系。具体措施包括:深化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的试点工作,积极推进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的修订进程。此外,工信部还将着力构建高级别自动驾驶的监管制度,加快功能安全、网络安全以及数据安全标准的制定工作。通过这些举措,旨在建立一个既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又与国际接轨的标准法规体系,从而为创新技术的应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宣言》明确提出了多项关键行动,其中包括“采用相同架构”、“执行统一标准”以及“完善政策环境”等。在“完善政策环境”方面,各地将紧密结合行业发展新需求,积极响应并依法依规推进地方政策的创新与先行先试。此举旨在为城市级规模化应用搭建一个包容性发展、科学规范的政策法规和监管体系,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