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江苏、山东等地抢抓农时,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时间:2024-10-24 14:11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在线       返回首页

  目前,随着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陆续进入成熟阶段,黑龙江、江苏、山东等地区正抓紧农事时机,力求实现粮食的丰产丰收。

  据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最新消息,截至目前,全省农作物收获面积已突破2亿亩大关,其中粮食作物收获面积达到了1.9亿亩。在鹤岗市萝北县的红卫村,一块占地120亩的大豆种植田正在进行紧张的收割工作。现场机械轰鸣,一派繁忙景象。大豆从收割到脱粒,再到装车等一系列工序都在有序进行中。这一喜人的丰收景象,充分展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

  在哈尔滨市依兰县德发村,十余台水稻收割机在高标准水稻农田中轰鸣作业,今年依兰县通过优选新品种、实施一喷多促等管理措施,提高作物单产、提升品质,实现了全县粮食丰产和农民增收。

  连日来,在江苏宿迁欢腾农业育种基地,一台台大型收割机在稻田里开足马力往返作业,将一粒粒稻谷“收入囊中”。该种植基地采取良种良法良技配套种植,助力秋粮稳产增收。今年,宿迁全市秋收作物面积490余万亩,截至目前,收获进度已超四成。为确保秋收顺利进行,当地供电部门结合农业用电需求,组织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利用无人机设备、可视化监控等科技手段,全面排查涉农线路,重点对农场烘干设备进行专项用电安全检查。 同时,还在收割现场添置了“共享充电宝 ”,为农用电动机械、电动运输车等提供免费充电服务。

  在山东省曲阜市的尼山镇,金黄的玉米丰收景象喜人。收割机在这片金黄的田野中来回穿梭,将一株株玉米秆高效地收割,它们被机器“吞食”,随后又吐出饱满的玉米。为了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当地政府积极鼓励农民将玉米秸秆进行粉碎处理,并储存转化为畜牧养殖的饲料,此举不仅从源头上杜绝了焚烧秸秆的行为,还促进了畜牧养殖和食用菌行业的蓬勃发展。 同时,尼山镇的供电部门积极响应,依托已建成的“点亮配网”示范区,实现了对电力线路运行态势的“全透明”感知。通过运用红外测温、声学成像、无人机自主巡检等先进技术手段,加强了电力线路的巡检工作。此外,供电部门还常态化对秸秆粉碎机等设施进行用电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为尼山镇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