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吸引了近两亿人次观影,票房总额突破80亿,激起了国人对国产科幻片的极大期待。
《流浪地球2》的制作班底堪称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坚定开路先锋,其庞大的1800人团队阵容堪比中型企业规模,因此创作者们亟需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
在《流浪地球2》特辑中,郭帆导演指出:“影片中的每一位演员,包括群众演员,均配备了独特的造型设计。”
再者,科幻电影的制作费用普遍较高,其制作环节必须严谨,不容出现任何失误。郭帆的团队在制作方法的摸索中,决定先行进行虚拟拍摄,以此制作出一份“分镜头脚本”,以确保团队对拍摄内容的共识统一。
与此同时,团队还购买了最新型的拍摄设备,然而,受疫情影响,工程师只能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现场指导使用。
“我一边看着电影一边在想象,他们整个团队可能面临各种的难题,真就是替他们捏一把汗!最后《流浪地球2》能够达到这样的结果,真的是一次奇迹!是一场冒险的成功!”江逐浪说。
《指环王》的作者——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的第二世界理论告诉我们存在两个世界,第一世界是我们现实的世界;第二世界是由科幻 、童话、 仙侠等玄幻类作品创造的世界。第二世界越真实、越细腻、越成体系,人们才越认可第二世界的存在。比如,“把地球推远”“把月球炸掉”这些设想,必须有它的理论依据。江逐浪比喻道:“这其实是在戴着‘镣铐’跳舞,但他们却做到了。”
在纪录电影当中,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流浪地球”系列电影是如何摸着石头过河的。有观众评价说“郭帆导演本人极致诠释着‘不疯魔不成活’的极客精神”“这是一部在很多年以后能够被当成史料的电影,因为它记录了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更记录了一个时代。”
那么《流浪地球》系列究竟把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推到了哪一步了呢?
比如,韩朵朵在太空电梯打斗的那场戏,实际拍摄了两个半月之久。而这场戏他们最初计划的是拍摄十二天,连导演也觉得十五天就够了。“这一轮下来五倍的时间落差,我相信经过这样的历练,整个对于体量的把控力就会更强了。”江逐浪说。
只有标准化才可复制,《流浪地球》中的五件宇航服是纯手工制作的,细看每件不一样。到《流浪地球2》中二十八件宇航服制式统一,让我们看到大工业化的社会状态。
在电影的片尾彩蛋中,《流浪地球3》的创作团队再次出发,编剧们“富有激情”地展开创作。预计在2027年,《流浪地球3》会跟观众见面。
对于《流浪地球3》,江逐浪满怀期待:“我特别期待《流浪地球3》,我们现在看到的《流浪地球》和《流浪地球2》刘培强和他的儿子是一代人之间的故事。我在想如果《流浪地球3》是在一个更遥远的未来,我们整个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到了一个更加发达的一个地步,它会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希望《流浪地球3》能够继续延续更多的人文思考。就像《流浪地球2》讨论了数字人的生存问题,它背后有很深的伦理问题不仅仅是给我们看到一个工业化的奇景。”
回望过去这一年,科幻大片似乎一直有种缺席的感觉,观众也把期待全部押在了这个“小破球”上。
“其实我觉不用把所有的期望都押在一颗“小破球”上,通常我们会觉得只有成功的人才能拍出成功的电影,其实未必,郭帆导演在拍《流浪地球》之前也没有人看好他。”江逐浪说。
我们目前所讨论的这两部“小破球”作品,无疑都属于硬科幻的范畴。然而,实际上,全球范围内许多备受赞誉的科幻电影,往往是软科幻风格,或是硬软科幻的巧妙结合。以经典科幻巨作《2001太空漫游》为例,它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展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坚定信念,更借由科技的进步,深入探讨了人类起源等更为深邃的哲学问题。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视觉奇观,更是一部激发人们思考人类本质和宇宙奥秘的杰作。
在节目里,江逐浪对即将上映的国庆档影片《749局》给予了高度评价:“我对陆川导演执导的国庆档期电影《749局》抱有浓厚兴趣,听说它是一部软科幻题材的作品。我期待能通过这部电影看到我国在软科幻领域思考的深度达到了何种层次。”
近段时间,郭帆导演携“小破球”系列影片走进众多校园,于年轻创作者们心中播撒了积极向上的种子。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流浪地球3》定档2027春节:中国科幻工业化的新里程碑2025-03-28
- 《流浪地球3》官宣分上下两部立项 郭帆团队携手诺奖得主打造硬核科幻2025-03-28
- 最新文章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