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共有两个国家一级图书馆,福州路上的黄浦区图书馆,毗邻上海书城,24小时城市书房和海量典籍文库,让他更显静谧渊博、人文关怀。陕西南路上的明复图书馆,建于1929年,前身为中国第一座公共科技图书馆,营造大隐于市、读书修身的独美气质。
多年来,黄浦区图书馆、明复图书馆深受读者喜爱,主力客群集中在一老一小,服务高峰时段也较为集中。然而近年来,图书馆的客群却在悄悄发生变化。来馆读者里,中青年群体越来越多。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为失业待业人群,穿正装、背电脑、手拿保温杯成为标配。骤然面对生活难题,他们依然选择充电进修、自律自学,为下一程做准备。“作为公共图书馆,我们深感荣幸和责任,想通过引进就业创业资源,更加聚焦地为他们服务,助力读者链接社会、共享资源、提升本领,开启下一段精彩人生。”明复图书馆馆长王巍说。
如何在图书馆里搞就创?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携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充分发挥黄浦区图书馆、明复图书馆等2个区级图书馆的场地、平台优势,由区就业促进中心集中发力,打造就创政策聚焦赋能、社会资源辐射导入、社会组织公益服务、读者群体深度链接的黄浦图书馆就创服务站。
黄浦区图书馆和明复图书馆入口处显著的“黄浦图书馆×就创”标识,指向“24小时城市书房”的就业创业图书专架、读书角。整齐列架上财经类、管理类、资讯类、就创政策类、职业行业类书籍一目了然,无需检索、集中呈现、一站纵览,为读者快速抓取就业创业知识开辟快通。
创业需要能力和魄力,更需要导师和团队。在图书馆里举办就创业主题培训、讲座、课程、分享会,方便读者近水楼台。4个月实验期8场就创业活动,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彭明副主任表示:“预约名额一直在爆仓,图书馆聚焦读者,精准发力,成效是我们预先没料到的。”一位创课粉丝说:“这里既是充电的平台,也是心理疏导平台,大家分享、沟通、碰撞,提供情绪支撑、抱团取暖。”图书馆里,课上课下,读者因为共同困境、共同梦想、共同问题,成为朋友,互通信息、共同学习、携手向前。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电影《好东西》导演、编剧邵艺辉参加上海浦东图书馆“影海书香”活动2024-12-08
- 世界读书日,上海各大书店、图书馆以丰富的活动欢迎读者的到来2024-04-25
- 最新文章
- 热点内容
-
- 谷维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 百花半夏颗粒的用法
- 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迎来建造
- 上海崇明区竖新镇组织开展创城创
- 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开
- 上海松江大学城东华大学先进低维
- 上海市体育局近日起草体育健身行
- 北京人艺带着5台大戏“矩阵式”
- 气候是影响叶片变色及掉落的主要
- 电影《好东西》导演、编剧邵艺辉
- “欧洲之星”客运公司决定在比利
- 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灯塔研究院发
- 西瓜煲汤您值得尝试
- 苏州河工业区“我的半马苏河”青
- 我国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总装机量逾
-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迎来一场世界级
- 东方卫视《我们的歌》第六季收官
- 2024上海未来岛第五届家门口工业
-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2024年文化
- 打造上海新文化名片 第六界上海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