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普陀区目前人潮涌动:知名商业综合体环球港日均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其销售额在全市位居领先地位;而仅开业一年的真如环宇城MAX,在周末同样吸引了超过10万人次的人流。对此,记者将“流量”作为普陀区的年度关键词。

在互联网盛行的当下,流量代表着注意力经济,同时也象征着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中。如此庞大的流量资源,是否能够为普陀区的成长带来持续的积累,甚至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长寿路与大自鸣钟周边一度店铺众多、热闹非凡,成为沪西地区的核心商业区。然而,随着时光流转,长寿路沿线的商业形态逐渐显得陈旧,往日的辉煌已不再。

破局者,当属鸿寿坊。通过两栋精品甲级办公楼和1.5万平方米的里弄商业结合,在海派里弄建筑与人本尺度中引入全新商业市集概念,鸿寿坊构筑了都市中独有的“精致烟火气”。开业一年来,接待客流已超过1000万人次。

在市集里,美式街头汉堡店和意大利牛肚包当中是胶东海鲜水饺,潮汕本地卤味店的邻居是本地糖炒栗子铺,转个身还能买上现炒葵花籽,炒货铺前头就是养生茶饮店。无论住在附近的阿姨爷叔还是商务楼里的姑娘小伙,都喜欢来逛这个长寿路上的“新天地”。

这种保留弄堂老底子,“小而美”的商务活力再造模式,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不远处,统益里、189弄购物中心、亚新生活广场等也在相继更新。由点连成线,形成更加丰富多元的消费场景。

今年“五一”期间,历史悠久的武宁路桥也“出圈”了。它是苏州河上第一座雕塑景观桥,也是首座跨苏州河的灯光水幕景观桥。每天晚上,人们聚集于此,打卡留念。桥洞下,刚开出的茶馆、酒馆与花店承接客流,在茶香、酒香、花香中诠释夜生活的活色生香。

武宁路桥的故事,是普陀水岸开发的缩影。近年来,普陀区利用“半马苏河”的天然禀赋,深化文旅融合、水岸联动,为水岸经济带来宝贵的流量和人气。

如何让流量转化为“留量”,让水岸经济内涵更为充实饱满?普陀的探索路径是——聚焦水岸经济与城区发展的结合点,以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四大产业为重点,打造水岸经济新集群,并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塑造水岸经济新亮点。

以“好风景引来好企业”的长风生态商务区为例,这里已成为“上海市网络安全产业示范园”核心区,聚集了360大安全总部、远东宏信、饿了么等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近千家,将带动周边产业营收达百亿元,影响力逐渐显现。

人员、文化、经济等要素充分流动的“水岸+”新业态,让居住者、创业者、建设者实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将成为普陀区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笔。探索在继续,更多的故事将因“水”而生。

武宁路上的“创新里”,是普陀区重点打造的兼具“硬核科技”超前孵化服务、资源集聚和创新辐射带动能力的“科技摇篮”和潜力企业培育的加速器。

徐培麒选择这里的理由是:“地理位置好、科创氛围浓,有种想干事的冲劲。”他所创立的上海智康加机器人有限公司,其研发生产合作伙伴遍布长三角地区。

普陀区的科技创新布局正稳步向长三角地区拓展。在今年的发展中,普陀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沿着沪宁产业创新带全面启航,形成了以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泰州以及普陀区为核心的“七市一区”协同发展格局。通过开放式协同创新模式,普陀区紧密围绕一批大院大所和重点产业的垂直细分领域,积极推动了一系列产业“链式联盟”的启动,旨在通过这种联盟形式,加强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上海化工研究院,作为盟主之一,专注于新材料研发,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区的企业及技术研究中心紧密合作,在“产业链”的深入探索中,共同取得了多项实际成效。

普陀区追求的并非局限于“鱼缸生态”或“池塘生态”,而是更广阔的“江洋湖海”级大生态体系。在他们看来,唯有如此,才能广泛地连接起优质的创新主体、平台、资源和生态体系,进而明确自身的生态定位。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