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河口湿地迎来了越冬候鸟的迁徙高峰

时间:2024-11-24 11:04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在线       返回首页

  坐落在闽江入海口的闽江河口湿地,堪称福建省内最大的原生河口湿地,同时还是候鸟迁徙路径上的关键停靠地。目前,该湿地正处于候鸟集结的高峰期,吸引了众多越冬候鸟前来栖息。

  在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记者目击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湿地画卷。这里,广阔的滩涂在潮水的洗礼下显得更加宽广,芦苇丛随风摇曳,如同优美的舞蹈。在清澈的水塘中,鸟儿们或悠然休憩,或在天空中组成壮观的编队,时而成群结队,掀起阵阵惊鸿一瞥,景象蔚为壮观。 据最新的鸟类调查数据显示,闽江河口湿地的鸟类种类已超过110种,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国家级保护动物——黑嘴鸥和黑脸琵鹭。尽管海面上风浪不息,但一群群小天鹅却勇敢地乘风破浪,展现了不屈的精神。 令人惊喜的是,近期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小白额雁也加入了这里的鸟群。小白额雁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鸟种,此前在福建地区较为罕见。这一发现让工作人员倍感意外,也为这片湿地增添了一份珍贵的生物多样性。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被划分为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其中,核心区基本上是潮间带,涨潮的时候,鸟类活动的空间就会被潮水占领。为此,工作人员就在缓冲区和实验区里,把原来的旧鱼塘改造成了退养还湿塘,为鸟儿们提供涨潮时的休息嬉戏空间。

  为了让不同腿长、不同身高的鸟类都能找到自己的活动空间,今年以来,保护区在水塘内安装了8个智慧水闸用于调节水位,还在水塘边种植芦苇、湿地松、木麻黄等乔灌木,让生态绿意与活力常驻。为了更好监测和保护鸟类,保护区还安装上了智慧“大脑”,近百个高清“鹰眼”将湿地的各个角落尽收眼底,不仅能清晰监测候鸟动向,还可以监测温度、湿度等数据,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气温持续下降,接下来的两周预计将迎来候鸟迁徙的高峰期。据预测,此地的候鸟数量将接近25000只。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