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最近,在上海举办了“2024年医疗器械行业经济信息发布会”,相关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揭示了若干关键信息。

根据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最新发布的《2024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营业收入实现了1.31万亿元的突破。自2014年至2023年,该行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0%,这一增速明显超过了医药工业的整体增速,使得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规模稳居全球第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上海生物医药制造业的产值高达1409亿元,其中,医疗器械板块的产值更是达到了389亿元,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根据《2024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报告》的详细分析,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在生产和经营两端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截至目前,2024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的经营企业数量已经突破142万家大关。特别是在上海市,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的经营企业数量更是达到了35153家,显示出该地区在医疗器械行业的活跃度和市场潜力。

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含金量体现在哪里?简单来说,数字越大,意味着企业经营资质审批越严格,企业需建立更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对企业来说,资质越“硬”,在参与市场竞争时越有优势,更利于业务拓展。

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样体现在产品注册/备案数量稳步增长。近五年,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备案特别是境内二类、三类产品首次注册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7.9%、14.3%,尤其中高端产品越来越受到资本的青睐。上海的重点领域包括无源植入器械、有源手术器械和医用成像器械等。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随着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产业链上下游应当加强协同合作,不断整合资源要素,努力搭建融合发展的“直通车”,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双向奔赴”。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具有集聚度高、国际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等特点,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具有优势。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与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上海市药监局、嘉定区联合发布的《长三角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高等院校方面,长三角地区开设医疗器械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共有124所,占全国整体的19.05%。临床试验机构方面,长三角地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共有288家,占全国整体的21.87%。动物试验机构方面,长三角地区共有631家,占全国整体31.33%。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区域内药监系统、学会协会、科研院所以及医疗机构的沟通协作。通过紧密的合作,我们旨在形成推动地区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并积极探索构建一套促进地区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协作的工作机制,以更好地服务于地区产业的持续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