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随着冬季的脚步逐渐临近,记者从多家儿科医疗机构了解到,尽管普通儿科门诊的人数增长并不显著,但呼吸科各专病门诊的数量却呈现约20%的增幅。去年曾经一度猖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有所增加,但整体情况仍然保持稳定。医学专家提醒,随着气温的下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将会进入高峰期。家长们作为孩子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应当加强警惕。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确保劳逸结合;同时,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共同守护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哪些病毒最近高发流行?11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主任殷勇告诉记者,“截至今天上午的数据与上周对比,虽然整个普通儿内科门诊加急诊的接诊量大约只上涨了1%,但呼吸科的各专病门诊接诊量增加了22%。家长的专科化就诊意识增强了,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提高了就诊效率。”除了近期申城气温因素的影响之外,换季的干燥、干冷也容易造成气道敏感,同时秋冬季尘螨活跃。“临床上发现,3至6岁的低龄儿童容易在幼儿园发生交叉感染、病毒混合感染,需要特别注意。”本季最流行的病毒有哪些?殷勇介绍:约三成为鼻病毒感染,约40%至50%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则大多为超过5岁的儿童,和去年的大规模流行不同,今年诸如坏死性肺炎、肺栓塞等并发症的病例都尚未出现,只有极少数发展至大叶性肺炎的患儿。”据了解,肺炎支原体具有其特定的周期性流行,去年恰为流行的高峰期,“但在每一年中,也会有季节性变化,秋冬就是高发时期。我们发现,今年不少感染了的孩子躲过了去年那一波高峰,没有抗体保护。同时,由于没有疫苗等保护措施,感染后的即时诊疗更为重要。”

肺炎支原体没有去年“猛”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急诊数量显示:尽管没有明显上升态势,但相比上一周呼吸道疾病略有增加。感染传染科副主任曾玫告诉记者,今年不少北方城市肺炎支原体高发,目前就上海情况来说,由于去年经历一波高发,今年人群有一定免疫屏障,相对发病没有去年“猛”。目前支原体肺炎高发年龄段是5岁左右的学龄前儿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在阐述肺炎支原体的特性时指出,这种病原体之所以被称为“非典型”,主要是因为它相较于其他细菌性肺炎,具有一些显著的不同特点。首先,肺炎支原体的发病过程相对较慢,其早期症状可能类似于普通感冒,包括咳嗽、喉咙痛、疲乏等轻微不适。此外,患者可能并不会立即出现典型的肺炎症状。正因为如此,这类感染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为其他呼吸道疾病。然而,如果患儿病情出现加重,例如持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在极少数情形中,支原体感染确实能够导致肺炎,其症状包括持续的咳嗽、胸痛以及呼吸不适。此类咳嗽往往更为顽固,持续时间更长,有时甚至可能延续数周乃至更长时间。哮喘患者若遭受此类感染,其哮喘症状可能会加剧。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