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暨“志愿微光造炬成阳”志愿服务月在鲁迅公园启动

时间:2024-12-08 09:36   作者:admin  来源:上海热线       返回首页

  12月5日,正值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虹口区举办了盛大的“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暨‘志愿微光造炬成阳’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活动地点选在了风景秀丽的鲁迅公园。此次活动的宗旨在于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的精神,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的优秀典范,号召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志愿服务,共同推动构建一个“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力量。

  多年来,虹口区积极将志愿服务精神深植于区域文化的土壤之中,孕育出了一批如殷仁俊等令人敬仰的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截至目前,全区范围内已有19.9万名注册志愿者,以及1271支活跃的志愿服务团队。这些志愿者们跨越年龄界限,不受职业岗位所限,普遍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志愿者,每个角落都可以是志愿服务的舞台。他们充分发挥个人专长,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内涵,努力提升服务的质量,用爱心和行动为社会贡献着巨大的力量。

  虹口区“最美志愿者”、虹馨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陈琳,1998年从江西来上海打工,创办了一个铝合金经营部。2011年开始,他定期到江湾镇街道敬老院做义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麻风病患者需要志愿服务,便走进了上海皮肤病医院麻风病致残者病区,志愿为麻风病患者服务,从此与麻风病致残老人结下不解之缘。2015年,陈琳发起成立虹馨志愿者服务队,多年来,开展志愿服务1200场次,受益者达6万余人次,成为虹口志愿服务的一个品牌。

  现场,虹口区为燃气安全志愿服务队、老年陪诊志愿服务队、留学生志愿服务曲阳街道团队、“两企三新”青年志愿服务队授予了志愿服务队旗。

  来自埃及的马坚(MOHAMED AHMED SAAD AHMED OBIED)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学生,同时也是留学生志愿服务曲阳街道团队的成员。留学生志愿团队成员通过开展“国别文化进社区”系列沙龙,把国际文化送进社区,促进不同文化交流互鉴,拓宽社区居民的文化视野;并且通过“文化四韵”跨文化训练营把中国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送进高校,让国际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内涵。

  燃气安全志愿服务队也将深入社区开展安全宣传、业务咨询、隐患排查处置工作,守护群众用气安全。老年陪诊志愿服务队致力于老年患者排忧解难,陪伴就医、引导检查,作为“临时家属”温暖就医的“最后一米”。

  “两企三新”青年志愿服务队秉持奉献精神,在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领域,用青春热情与专业技能为虹口发展贡献力量。

  在热闹非凡的集市中,便民服务摊位前,志愿者们热情地为市民们提供剪发、修伞等贴心服务,前来排队等候的市民络绎不绝,场面十分繁忙。而在健康检测摊位前,众多老年人纷纷前来测量血压、检查口腔和听力,并就健康问题向专家咨询,场面温馨而有序。在非遗制作摊位前,非遗传承人技艺高超,向过往市民展示着海派面塑的制作过程,并亲自邀请他们一同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志愿故事记录摊位前,众多志愿者和市民驻足拍照,纷纷分享自己的志愿经历,留下了一段段感人的志愿故事,为这个充满爱心的集市增添了更多温馨的色彩。

  虹口区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近日明确表示,虹口区将致力于推动志愿服务向制度化、专业化、常态化、国际化方向迈进。我们深入基层,将志愿服务融入各类社区活动,旨在通过实际行动,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我们热切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热心人士加入虹口志愿服务的大家庭,与我们一起努力,携手共创美好生活,共同为推动“上海北外滩、都市新标杆”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活动现场,虹口区向优秀志愿者代表颁发了感谢信,以表彰他们为社会做出的杰出贡献。随后,志愿者代表们纷纷上台,宣读了充满正能量的倡议书,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志愿服务事业。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