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正式发布

时间:2024-12-08 09:42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在线       返回首页

  2022年,我国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35.72万人,成为女性群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这其中,三阴性乳腺癌因其发病年龄普遍较轻、恶性程度较高以及侵袭性极强,已成为所有乳腺癌分型中预后最为严峻的类型。特别是对于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而言,以往的治疗手段相对有限,其5年生存率仅为12.2%,这一数据令人担忧。

  12月5日,正式公布了《关于中国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白皮书》。

  根据最新发布的白皮书报告,超过半数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多个生活层面,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经济等方面,普遍感到生存质量有待提高,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在生理层面,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面临着治疗选择受限、治疗过程中的种种不良反应等问题,这些因素显著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在心理层面,疾病进展的不确定性、对治疗的恐惧、身体形象的改变以及经济负担,共同构成了患者巨大的心理压力。在社会层面,患者的工作和社交活动受到严重限制,随之而来的经济压力也尤为显著。此外,部分患者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认识不足,这既影响了他们对治疗的信心,也影响了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当前仍存在众多未被满足的服务需求,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

  白皮书显示,在治疗过程中近五成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出现过至少一次复发转移,大部分患者都经历过方案更换。在本次调查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群体中,化疗仍占据主导地位。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疲劳等,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成为影响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近七成患者因不良反应萌生放弃治疗的念头。相比之下,尽管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及抗体偶联药物(ADC)治疗等创新疗法展现出一定的治疗潜力,但在实际应用的普及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白皮书项目指导专家组组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殷咏梅教授表示,“通过白皮书,我们看到患者的临床需求尚待进一步满足。在治疗方面,随着对创新靶点的研究,以ADC为例的创新药物的出现,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带来了全新治疗选择,可以降低传统治疗手段的不良反应,推动患者的预后状况和生存质量不断改善。此外,院内可通过加强多学科团队合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随访计划,并加强患者沟通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治疗方案的利弊,确保患者在治疗决策中的参与度。在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和信任度,更好地管理不良反应,从而达到更优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最新白皮书指出,超过九成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财务压力。患者在药物获取方面面临的主要难题包括药物价格昂贵、医保覆盖限制以及购药的不便。在当前针对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中,虽然大多数化疗药物已被纳入医保范围,但像ADC药物、免疫药物等关键创新疗法尚未享受到医保的覆盖。鉴于此,我们不仅需要积极推进创新药物进入医保目录,还应当采取诸如城市惠民保、商业保险等多元化的创新支付方式,构建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同时,还需加强患者对医保政策的认知,提升其对创新疗法的了解,以便让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这些创新疗法带来的益处。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