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制作重型工业科幻电影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劳动力和资金,相较于普通影片成本显著增加,同时面临较高的市场回款风险。尽管新项目接连不断,但它们的开发速度缓慢,成品率和上映率却相对较低。

《流浪地球》与《独行月球》堪称难得的正面典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三体》的失利、《上海堡垒》的溃败以及导演刘晓世历时六七年创作的《时间之外》未能取得成果,这些情况共同揭示了国产科幻巨制的制作困境。

在本年度的金鸡创投科幻片板块,导演李霄峰携其科幻作品《星际信使》亮相,该作品源自韩松所著的《冷战与信使》。影片构建了一个广阔的宇宙观和场景,预计制作费用将达到约2至3亿元人民币。

评审王红卫、郭帆、张小北纷纷建议压缩这方面的视角和视觉奇观的费用,把重点放在故事的核心表达上,他们就担心科幻片拍得过大,成本收不回来的问题。王红卫和郭帆扶持的《宇宙探索编辑部》另辟蹊径,就走出了国产科幻的不同风格和路线,用中低成本撬动了超出预期的关注度。

在金鸡科幻电影论坛上,郭帆表示,电影持续受到其他媒体的冲击,必须与时俱进,科幻电影同样要去开拓空间,“去做没有见过的东西。”

王红卫曾指出,科幻要融合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电影类型,才能给导演更大的发挥空间,给观众更多意外惊喜,这也有助于对科幻电影有兴趣的年轻导演,在科幻电影的创作中发展、升级。

在论坛上,他还提出两个关于科幻片未来发展的观点,一是创作者要把科幻片当作真正催生新类型、新技术的方向去做,“不要只把某一些科幻巨著当作IP去运营”;二是提倡电影与文学联姻,鼓励青年创作者改编科幻文学作品,打通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的关系,走务实的改编道路。

科幻电影人才是科幻电影前进的源泉和动力。郭帆已经带头主办免费的科幻电影训练营,“小苔藓工程第一期:编剧方向”已面向全球招生。据了解,之后还会组织针对技术方面的培训。

为科幻电影的青年创作者提供试错、实践的平台和机会也至关重要,短片或许是比较好练手的方式。

郭帆监制的“流浪地球短片集”已经发起,召集14位导演基于《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和世界观,讲述14个独立故事,探索未来世界的更多可能。宁浩打造的《大世界扭蛋机》系列以及现实主义科幻剧《明日生存指南》,都汇聚了一批科幻新兴力量,尝试探索新题材和新方向。

在今年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导演郭帆分享了他的观察与感悟。他指出,近年来他接触到了众多年轻科幻创作者的项目,发现他们普遍存在一个共性问题——过分沉迷于科幻片中的“高概念”元素。郭帆强调:“我们切莫忽视科幻电影的本质仍然是电影,而电影的核心在于情感。如果高概念、高技术与情感之间缺乏关联,那么这样的作品就沦为了科普。如何将这三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至关重要的。”

韩松曾戏言:“我国的科幻电影尚待提升,问题不在于科幻本身,而在于电影产业整体水平”。如今,中国科幻文学已在全球熠熠生辉,科幻电影界同样不能掉队。让我们携手并进,努力迎头赶上。

发布时间:2025-03-28 08:05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