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最近,北京电影家协会成功举办了以“视界·纪录:国产纪录片的多角度探讨与创新呈现”为主题的研讨会,会上,众多一线纪录片制作人及行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心得分享。

爱奇艺纪录片中心的总监宁玉琪从平台运营的角度深入剖析了纪录片行业的商业化现状及创新趋势。他强调,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影视作品,纪录片在为平台带来的回报上相对较低。然而,通过创新的制作手段,如《最是烟火慰平生》这类历史题材纪录片,成功运用二维动画、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从而提升了投资回报率。当前,纪录电影在院线上映时面临着较大的经费压力,因此,与互联网云影院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

“我花了十年时间成为专业导演,但是现在所有人成为导演的壁垒越来越小!”纪录电影《武汉日夜》《不孤岛》导演曹金玲感慨,随着短视频、AI技术的发展,个人表达融合非虚构创作越来越普及,作为纪录片创作者更不应该自我约束,“我们已经很小众了,千万别再设立各种条条框框了。”因此,未来的纪录片更应该具备多元视角与创新表达,同时利用各种新兴科技成果。

2020年的纪录电影《烟火人间》是首部由509位普通人拍摄的纪实影像共创而成的竖屏影像作品。影片通过芸芸众生的“自画像”,让人看见一个生动真实的当代中国。面对这些鲜活真实的素材时,该片导演孙虹真切体会到精英的纪实影像正在被民间的草根纪实影像所冲击。“媒介技术的发展影响纪实影像的变化,作为纪录片人,我们要第一时间去观察和拥抱这些变化。”孙虹说。

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副教授谢辛,凭借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观众心理学研究,深刻指出,记录的初衷源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纪录片通过展现人性的关怀和人文的投入,触动观众的情感共鸣。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其“感觉”的传达、情感的激发以及记忆的塑造都至关重要。

本次研讨会标志着2024年“影苑沙龙”系列活动圆满落幕。展望未来,北京电影家协会将不断打造专业交流的舞台,集中探讨影视行业的焦点、难点和痛点问题,为推动电影业的进步贡献智慧和策略。

发布时间:2024-12-27 08:47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