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医保支付方式是指在医疗保险体系中,针对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实施的具体支付方法和操作流程。目前,上海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正迈入“2.0时代”的新阶段。根据最近在上海举办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所披露的信息,上海已经完成了按病组付费(DRG)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2.0版本的分组方案编制工作。这一新方案预计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启动,以进一步优化医保支付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DRG付费,即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根据疾病诊断、治疗方式和病人个体特征等情况形成不同的诊断相关组,每一个诊断相关组确定统一付费标准;DIP付费,即按病种分值付费,根据年度医保支付总额、医保支付比例及各医疗机构病例的总分值计算分值点值,形成支付标准。

自2019年开始,我国正式开启了以DRG(诊断相关分组)和DIP(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为主要内容的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2022年,为了全面推广DRG/DIP付费模式,我国启动了为期三年的支付方式改革行动计划。据上海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深化支付方式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推动医疗机构的精细化管理,增强参保群众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具体而言,改革旨在关爱弱势群体,如呵护儿童、照顾老年人、保障病患者、支持新业态发展,同时剔除医疗领域的虚假浪费,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看病钱”和“救命钱”得到合理、高效的使用。

截至目前,上海已有超过520家医疗机构全面实施DRG/DIP付费制度,涵盖所有提供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

发布时间:2024-12-27 08:45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