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最近,伴随着热烈的鞭炮声,徐汇区东安一、二村片区老旧城区改造项目的整体搬迁活动正式启动。该改造项目于10月14日开始正式签订合同,短短5天内便达到了99.95%的高效签约率。

尤为关键的是,这不仅是上海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地块旧改项目,其改造面积更是超过了31万平方米。该项目地处寸土寸金的上海市内环以内,且坐落在拥有极高三甲医院密度的枫林地区。此外,它还承载着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成为了上海首个市直机关干部与工人阶级共同居住的住宅小区。在这场历史性的旧改征收中,这种鱼水情深、亲密无间的党群关系得到了传承与延续。

“‘两个70%’改造项目面临诸多挑战。”

吉华琴女士所居住的住宅是一套两居室,占地面积约为23.7平方米。由于房屋内并未配备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吉阿姨多年来一直渴望能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烹饪空间和洗浴空间。大约在12年前,楼上的邻居家中发生了漏水事件,从此之后,吉阿姨一家人的生活便被这个问题所困扰。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无论是在厨房烹饪美食,还是在卫生间洗浴,吉阿姨一家都必须时刻准备着“撑伞”,以应对突如其来的漏水情况,这让全家人倍感困扰。

东安一、二村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于上世纪90年代陆续进行改建加层,部分售后公房(原始成套房屋)则建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60多年风雨洗礼,居民陆续面临居住空间狭窄、房屋老化严重、厨卫设施简陋、安全隐患等问题。具体可用“两个70%”概括:非成套房屋占比近70%;5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房屋占比近70%。

直到此次旧改前,不少家庭两代甚至三代同堂居住在不到20平方米的空间内,绝大多数居民盼望旧改的呼声强烈。

此次迎来旧改的东安一、二村片区,涉及5个居民区、117幢居民楼、283个单元、6057证住户,总建筑面积约31.21万平方米,其中原始成套房屋2100证、改成套房屋2403证、不成套房屋1554证;涉及在册户籍人口15160人,证均在册户籍人数约为2.49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7374人,80周岁以上老人982人,孤老、独居老人、重大病患者、低保人员等七类特殊群体占比约61%。

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徐汇区在启动东安片区旧改前,着力厘清了几大难点:不少居民的预期还停留在稍早前房价处于高位的阶段;住户构成复杂,特殊群体占比高,各类租赁人员混杂;片区内房屋历经改建加层、拆落地等变化。

“旧改为民、旧改靠民”

厘清裉节后,去年6月18日,东安片区迎来历史性的旧改征收启动时刻。徐汇区紧抓“旧改为民、旧改靠民”理念,坚持将***贯穿征收各环节的做法,显示出了成效。

在东安片区旧改推进过程中,徐汇区建立了“1+4+5+55+156”的组织体系,即属地枫林街道联合城投集团成立1个东安一、二村旧城区改建项目临时党委;根据片区条件对应成立4个临时党支部;组建调解、联络、宣传、政治和维稳等工作组形成合力;按照老中青搭配、城投与街道联合的原则,搭建55个“3+2”小组,每组包含城投公司3人、街道干部2人,大家各司其职、协同配合负责所属楼栋的具体事项;坚持先党员、后群众原则,组织156名党员带头评估、带头签约。

近500名来自枫林街道、城投集团、城管、公安、人民调解员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还吸纳了11名有群众工作经验的退休老书记加入,形成白天攻坚、夜晚部署、全时响应的工作节奏。

徐汇区多部门协同也形成合力,逐个破解了难题。例如,面对东安片区特殊人员占比超60%的现状,徐汇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和区司法局支持整合了行政法治力量,跨前解决了相关问题;针对片区内存在的违法居住、违章搭建、违规经营等行为,区市场监管局和区公安分局组合了基层执法队伍开展重拳整治;面对继承、析产、婚姻家庭类矛盾,徐汇区司法局协助开设了20余次法律咨询接待,为近400批次居民答疑解惑,跨前调处了944证矛盾问题。

徐汇区房管局、徐汇城投集团以及枫林街道积极响应居民需求,共举办了244场圆桌会议。在这些会议中,工作人员详细向居民们解读了征收流程、安置房源等涉及民生的共性问题,确保信息透明,解答居民疑惑。 同时,徐汇区民政局和区卫健委积极行动,协调区域内的***资源,成功解决了222位高龄老人及51位重大病患者的安置问题,为他们提供了温馨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保障。这一系列举措展现了政府部门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高效服务的能力。

在打包整理,准备搬迁的时刻,心中难免涌起一份不舍之情。这并非因为留恋那些陪伴我们多年的旧物,而是因为那份对我们居委干部的深厚情感。他们,用真诚的心、用满腔的热情,默默无闻地服务着每一位居民。在搬迁仪式的现场,吉华琴手捧着鲜花,深情地说道:“看着平日里熟悉的街道和社区干部,他们夜以继日地为了居民的福祉而奔走,不辞辛劳,尽力为居民争取最大的利益。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正是触动我们居民积极配合旧改征收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