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调查结果表明,大约有38%的抑郁症患者在秋冬季节出现抑郁症状。此外,至少有15%的普通人在秋季会感受到抑郁情绪,这被称为“季节性抑郁”。

自10月份以来,北京回龙观医院的接诊患者数量呈现上升态势。该院临床二科的副主任医师杨清艳向公众发出警示,关注“情绪问题”,并呼吁大家积极识别、调整和干预消极情绪。

“最近我一宿一宿睡不着觉。白天打不起精神来,什么都没兴趣、和谁都不想说话。”李先生近期出现了不能调整的情绪问题,来到回龙观医院就诊。李先生自述:临近年底,工作压力逐渐增大。近期,他的睡眠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睡不着、醒得早。同时,他的心情也日益低落,尤其是在刮风下雨的阴沉天气,常常陷入负面情绪难以自控。“感觉自己不能胜任工作了,甚至有时会有极端的念头。”

根据检查结果,李先生呈现了中等程度的抑郁及焦虑表现,目前建议他接受药物治疗。同时,医生也提出,李先生应暂时远离工作带来的压力,进行一段时间的休养。

杨清艳医生指出,该患者的情绪波动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她进一步解释道,秋季往往成为精神科门诊的高峰期,这一时期内,诱发情绪问题的环境因素尤为众多。随着秋冬季节的交替,日照时间的减少直接影响了人体内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和褪黑素等关键激素的分泌,进而干扰了人体的睡眠节律。这种节律的变化往往会导致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此外,秋冬季节的自然景观色彩单调,环境显得较为萧瑟,加之年底临近,工作压力逐渐增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使得消极情绪的产生变得更为普遍。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