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近期,得益于我国免签政策的不断显现效益,上海各大景点及街头的国际游客数量显著增加。为提升国内外游客在上海的旅游体验,自今年起,上海市多个相关部门已连续加强了对公共区域行李寄存服务的供给能力。

10月14日,一位外籍友人通过邮件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馈了他在上海公共场所使用寄存柜时遇到的不便。他在邮件中描述,当天下午16时25分,他连续多次尝试使用名为“小铁”和“丰巢”的寄存柜,但不幸的是,每次扫码后均未能成功连接到网络,同时也无法验证其支付宝或微信账号。在验证过程中,系统要求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确认,然而每次在识别到第二个步骤时,系统均判定他的脸部存在遮挡物,导致认证失败。他对此表示了不满,并希望寄存柜的运营方能够及时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对于这位外籍友人的反馈,相关部门已经作出了回应。他们表示,将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用户体验,包括在寄存柜上张贴更详细的操作提示贴纸,以及扩大手机短信验证码的使用范围,以便更好地服务用户,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

日前,记者线下走访时看到,部分公共场所的寄存柜已张贴了指导外籍人士使用的指引贴纸。有的要求外籍人士在使用寄存柜时完成6个步骤,即下载支付宝App、选择邮箱注册、操作验证、输入验证码、设置密码,收到注册成功的邮件后再绑卡使用。有的支持使用手机相机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通过输入手机号、短信验证码登录,选择柜门后核对或二次输入取物手机号,完成支付后开门储物。

记者使用境外电话号码体验了“小铁”寄存柜服务。体验发现,微信和支付宝扫码后的流程相似,可直接进入英文寄存页面,此时需要提供电话号码。在输入境外电话号码后,还要完成实名认证流程:填写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再进入人脸识别流程,识别成功后才能继续支付。当记者换用相机识别二维码后,跳转出的网页需要先填写手机号,再填入收到的验证码。这里显示支持30多个国家或地区号码的输入。记者尝试后1分钟内就收到了验证码短信,即等于完成身份认证,随后可直接支付。假设手机验证码的发送地区范围均有效,那么该方式的步骤相比第一种办法更便捷。

在本次调查中,部分在中国长期生活的外籍人士在运用行李寄存柜时普遍感到顺畅,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通常已经拥有中国的手机号码。来自哥伦比亚的Soif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在中国工作多年,早已对移动支付习以为常。就在最近一次使用寄存柜的经历中,她凭借张贴的英文使用说明,轻松地打开了柜门,成功存放了物品,无需经历人脸识别的步骤。她认为,对于那些计划短期来上海旅游的外籍人士来说,如果他们没有事先下载相关应用程序,又不在短信验证码服务覆盖的国家或地区,那么在使用行李寄存柜时可能会遇到不少困难。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