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合理安排各学科课程课时及课外辅导时间,确保中小学生每日参与综合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少于两小时;全面推广学校体育作业制度……近期,上海市教委及相关机构发布了《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管理办法》,并自3月10日起正式执行。

《办法》明确指出,我国各中小学校需持续深入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具体包括小学阶段实施“兴趣化”教学,初中阶段实施“多样化”教学,以及高中阶段实施“专项化”教学。同时,要确保体育课程的全面开设,充分保障学生每天至少2小时的综合性体育活动时间。 具体实施方面,小学阶段需每周开设5节体育课和2节体育活动课;初中阶段需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和1节体育活动课;中职学校每周需开设3节体育课;高中阶段每周需开设4节体育课。此外,严禁占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的时间。 每天还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通过兴趣小组、体育社团等形式,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通过这些措施,旨在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特长。

该办法要求加强课外校外体育锻炼,全面实施学校体育家庭作业制度,鼓励根据学生体质健康实际情况布置有针对性的家庭作业。布置寒暑假体育作业并在开学两周内组织相应的测试,结果纳入体育日常成绩。

校运动会每年至少一次

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办法》要求各中小学校建立体育课余训练制度,组建班级、年级及校运动队并建立完善选拔机制,为有体育运动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的学生参加锻炼、提升运动技能创造条件。根据运动项目特点,结合学生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及文化课成绩等情况,参照《上海市“一条龙”学校课余训练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并保证一定的运动时间,组织学生利用放学后、双休日及寒暑假等时间训练,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习惯。

该办法还提出,本市继续完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市、区、校三级赛事活动体系,组织青少年广泛参加并不断挖掘和发挥育人效益。本市每年举办单项锦标赛、阳光体育大联赛及体质健康专项赛等市级赛事活动,并建立完善优秀学生运动员参加国家级及以上重大赛事活动的选拔集训机制。鼓励结合区域发展特色承办有影响力的市级及以上大型赛事并形成品牌。各中小学校要定期组织班级、年级等竞赛活动,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校级运动会。市级比赛参赛人次不少于全市学生的10%,区级比赛参赛人次不少于区域学生的30%。

开设7种以上体育运动

《办法》还明确,本市各中小学校要不断丰富开设的体育运动项目类型。每所小学和初中均应开设7种以上、高中开展8种以上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小学生年运动时间达到365小时(高中阶段学生在专项上的时间不少于180小时),引导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逐步提升运动技能并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

为了推动本市学校体育工作的均衡有序发展,我们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划部署和国家级及以上大型赛事活动项目的设置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全市范围内进行了体育项目的统筹布局。在此次布局中,我们特别强调了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及武术这九个项目的普及与发展,这九个项目被规定为各区必须布局的项目。 在此基础上,市教委和市体育局积极指导各区,根据各自区域的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从体操、击剑、射击、射箭、跳绳、自行车、水上项目、棒球、垒球、高尔夫球、橄榄球、攀岩、滑板、拳击、马术、冰雪、棋牌、手球、壁球及智力运动等奥运会、全国运动会项目及新兴项目中,选择若干个项目进行布局。 总体来看,各区已经形成了以九个重点项目为核心,以若干个推进项目为辅助的“9+X”学校体育项目布局结构。这种布局结构旨在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体育活动选择,从而推动本市学校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12 08:34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