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漫步于上海青溪园的曲水之畔,万寿塔巍峨矗立,一旁全新揭幕的大隐书局·知道书院,犹如一朵梅花在书香中绽放。梅香与书香交织,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这不仅是一次文旅景观的巧妙融合,更是一场精心打造的“空间场景叙事”盛宴。在这里,传统节日的热闹喜庆与雅致的人文书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为文旅商体的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这座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机。

青溪书院,始建于清嘉庆五年,是书院的前身。这里,一代又一代的硕儒文豪留下了他们的真知灼见和墨宝文章。书院承袭了青浦地区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以“知道”为名,寓意着通晓天地之道,深刻理解人世间的真理。这座中式书院以其中轴线对称的布局,白墙灰瓦,古朴典雅的风格,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浓厚的人文氛围。在这里,“水木有佳色,塔影过书声”的景象,更是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书院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采用“馆店融合”运营模式,打造集亲子、少年、综合阅览室、雅集空间、文创合集、咖啡空间、茶饮空间于一体的复合式空间。公益图书馆+实体书店“可读可买”双卡双待模式,弱化传统书店销售压力,强化文化服务属性。接入上海市中心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让市民“为阅读而来,因体验而留”。

师觉堂和文昌阁坐落于院落中轴线上,斋舍等对称分布在东西两侧。涵盖传统文化、江南主题、海派特色、文史哲艺等近万册藏书及近千册期刊,聚焦品质生活美学、经典国潮文创、创意地方风物等主题联动全国超百个文创品牌,各具特色。

除了静态阅读空间,书院也延展出动静皆宜游园会。非遗技艺、文创好物、国风巡游,传统民俗集中展示,如古法制香、糖画制作等。《民俗里的中国智慧》主题首展同期揭幕,基于上海辞书出版社连续出版多年的《民俗掌故日历》,作者仲富兰、画家潘方尔亮相。

大隐书局选址布局逻辑揭示了书店“在地化”生存的核心:锚定文化地标,激活空间记忆。书店、公园、市集的界限打通,实现“文旅商体展”五维融合。

继虹口和平公园“和平书院”,知道书院再次验证“公园+书店”模式的普适性——公园是城市“呼吸口”,书店则是“精神氧吧”,二者结合让文化服务嵌入日常毛细血管。园林的曲径通幽,天然消解了商业空间功利感。庭院品茶,抬头可见古塔轮廓;各种游戏手作,将公园物理空间转化为民俗展演舞台,静态园林变身动态文化实验室。

或许,实体书店的未来,正蕴藏在一场名为“场景革命”的变革之中。当前,书店正经历着一场全新的迭代,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升级,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在传统观念中,我们熟悉的“书店+”模式已不足以应对这一挑战,我们更需要转向“+书店”的新模式,推动书业与各个产业的深度灵活融合,将多元化的业态编织成一场精彩纷呈的大戏。正如大隐书局创始人刘军所言:“我们必须打破常规,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探索书店与不同产业间的无限可能。”

活动成为吸引流量的关键节点,而书店本身便是一个流量汇集的核心。书院在全年内将精心策划包括阅读交流活动、新书发布会、亲子互动活动、主题展览、艺术导览、文艺表演以及创意市集在内的近百场活动,旨在满足大众对高品质生活美学追求,打造一个可阅读、充满温情、沉浸式的现代书院新形态。

发布时间:2025-02-27 08:17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