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已开放共享单位附属绿地125个 其中32处符合条件的

时间:2024-11-15 15:51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在线       返回首页

  单位附属绿地,指的是位于某一部门或单位内部,由该部门或单位负责投资建设与管理使用的绿化区域。这类绿地的所有权和土地用途均归属所属单位,它们并不被纳入城市用地分类中的“绿地”类别,而是归类于各类建设用地之中。自2021年以来,上海市积极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单位的附属绿地对外开放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对外开放并共享的附属绿地数量达到125个,其中32处符合条件的绿地更是经过改造,升级为便利市民的口袋公园。在今年的发展中,预计全市将有超过50处单位附属绿地对外开放,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和绿色环境。

  上海市正积极通过新建和改建等多种途径,扩大公园数量,预计到2025年年底,全市公园总数将突破1000座。

  但是,仅凭城市区域的无限拓展来增加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的做法并不可行。据相关部门的评估,中心城区进行拆迁并绿化每平方米的费用大约为22万元,若要建设100万平方米的绿地,仅拆迁费用就高达2000亿元以上。

  用时间换空间、用融合增空间,上海建设“千园之城”有一种智慧:让单位附属绿地等存量资源转变,为公园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2022年发布的《关于机关、企事业等单位附属空间对社会开放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末,上海将推进100个以上的机关、企事业等单位附属空间对社会开放,开放空间约100万平方米,符合条件的改造成口袋公园,不少于35座。

  在杨浦区,“薇花园”的出现,就是这种智慧的实践成果。大润发商场40多米的围墙和两到三米高的珊瑚树围挡里别有洞天。何不把这片区域改造成开放的花园?杨浦区绿化部门立即拜访了商场,但一开始并不顺利。对权属单位来说,开放其附属绿地并非强制要求,也不是理所应当的事。

  不该让权属单位单方面“发扬风格”,附属绿地打开的过程中,以及开放后,都要让权属单位有获得感。对此,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础设施事业部设计师宋莉赟感触很深:“为什么要打开?打开后有什么好处?解决这两个问题,权属单位基本都肯配合。”

  随着沟通的深入,绿化部门和设计公司挖掘出了商场的诉求:过高的绿篱遮挡了外面行人的视线,移除绿篱后,大润发更容易被看到,能吸引更多客流,还能锦上添花——原本行人只能从国权东路的行人出入口和黄兴路上的停车场出入口进出商场,这两个口子附近经常出现机、非、人混行的情况,非常不安全。边界打开后,“薇花园”彻底融入街区,行人出入自由且安全,商场不再提心吊胆。

  在寻求“共赢点”的过程中,双方迅速达成共识,一拍即合。在项目改造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小插曲。首先,大润发方面提出了一项建议:能否在路口一侧的变电站上展示大润发的商标,以提升品牌曝光度。其次,杨浦绿化部门也提出了一个关切:周边居民对于乔木的喜爱溢于言表,尤其是对玉兰树赞不绝口。为此,他们希望能增加附属绿地中的玉兰树种植,包括白玉兰、望春玉兰、星花玉兰等玉兰属植物,以满足居民们的期待。

  鉴于双方在前期对开放绿地的规划上已形成高度一致,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这两个小问题最终也得以解决,生动展现了上海如何通过社会共治模式有效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