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大唐贵妃》中,AI技术与京剧演员的精湛表演将实现和谐共存,完美地保持京剧唱腔的原汁原味,同时与宏伟壮丽的大唐宫殿相得益彰。我们致力于运用光影技术的极致魅力,精心打造这部充满史诗感的作品。 昨日,电影《大唐贵妃》在上海车墩影视基地正式开机。导演梁山巧妙地以“在天愿为比翼鸟”这一经典意象,模拟AI技术的应用场景。画面中,一只巨大的比翼鸟从天而降,在空中翩翩起舞,盘旋翱翔。随着鸟儿振翅高飞,它吹拂过的微风轻轻拂过角色的脸颊,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效果。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京剧院携手推出,并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共同制作的京剧影片《大唐贵妃》,成为首部融入人工智能元素的京剧电影。在这部电影中,AI特效的运用比例高达八成。
今年,人工智能在影视行业的颠覆性应用以及其是否能够被应用于电影制作,成为了公众讨论的热门话题。在此背景下,成龙主演的电影《传说》便成为了一个标志性案例。该片大胆地运用了AI技术,成功打造出年轻版的成龙,与真人演员同台演绎,引发了业内外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同时,另一部作品《大唐贵妃》也备受瞩目,其如何运用AI技术实现流畅而逼真的视觉效果,吸引了众多观众走进电影院,一探究竟。
电影《大唐贵妃》改编自舞台版京剧《大唐贵妃》。舞台版由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与上海京剧院等合作创作,编剧翁思再、作曲杨乃林等根据梅兰芳先生的《太真外传》《贵妃醉酒》等改编创作而成,既有梅派京剧古典美,又极具现代审美意识。
在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看来,将《大唐贵妃》拍成京剧电影是又一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京剧《大唐贵妃》插上电影和AI技术一对翅膀,我们有信心让它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电影《大唐贵妃》由梅派青衣史依弘、杨派老生李军领衔主演,陈少云、安平、奚中路、杨东虎等联合主演,8K拍摄制作,计划12月1日杀青。
电影对京剧剧本做出适当改动,使剧情更加紧凑、连贯,同时突出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梁山办公室里挂着巨大的《长恨歌》和舞美效果图,他和摄制组反复聆听京剧唱段。
“《大唐贵妃》从2001年到现在,二十多年,见证了我从青春到中年的艺术经历。”史依弘透露,忙碌巡演期间,她与梁山保持电话联系,沟通创作想法,“梁山导演非常认真,而且非常尊重演员的想法。他和我说要想把这部电影拍好,就要把全剧背出来,包括每一句台词。”在李隆基饰演者李军看来,《大唐贵妃》是承载着几代京剧名家艺术结晶的心血之作,“这是一部符合当代大众审美取向的里程碑式作品,传承《大唐贵妃》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京剧电影《大唐贵妃》计划使用的四个摄影棚包含实景和绿幕部分,“几乎每场戏里都有绿幕,后期再结合特效动画来完成背景制作。这种做法相比传统戏曲电影使用的景片背景会更有真实感和沉浸感。”副导演常燃负责电影的视觉部分,在开机前两个月,导演组已经全部进入工作状态,就美术视效方面开了很多创意会,其中就包含AI参与的部分。
“在《大唐贵妃》中,AI主要应用在前期,为我们拓展创意思路。”他介绍,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师生为摄制组提供AI技术方面的支持,这也是他们近年来学科探索成果的落地实践。“我们在这个项目上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我们提出场景概念后,他们使用不同的AI软件生成视觉参考,比如拍摄范阳起兵时,需要一个战火纷飞的古战场背景,传统做法是美术师人工绘制场景图,现在只要给AI一些气氛关键词指令,它立刻能‘跑’出你想要的东西,有时得到的画面会很惊人。”
《大唐贵妃》是20年前的京剧创新作品,配乐中使用了大量交响乐,本身就带有中西融合的突破,在电影拍摄中使用AI技术,也是为了延续其创新基因。正如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徐春萍所言,选择最前沿的技术和传统京剧结合,是为了呈现出作品特别的美感,“让戏曲观众和电影观众都享受到更高层次的视听盛宴。”
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导演团队特别看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前期制作阶段所带来显著的工作效率提升。以影片中的一个“云朵变仙女”的特效镜头为例,画面巧妙地由广阔的天空逐渐聚焦到一朵孤云之上。随着镜头的慢慢靠近,云朵竟然奇迹般地变幻成了十几位手持扇子的舞蹈演员,她们在空中轻盈起舞。传统方法制作此类特效不仅费时费力,而借助AI技术,这一特效场景却能迅速而高效地实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不禁开始思考:AI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电影制作中的美术师这一岗位将不复存在?对此,业内专家常燃明确表示:“AI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为创新提供助力。然而,就目前而言,AI还无法完全取代人工,尤其是演员的表演艺术。AI确实是一个强大且实用的工具,但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至关重要,AI的掌控能力尚有待提升。” 为了体现AI在电影制作中的重要作用,这部影片的片尾字幕将新增AI相关工种的人员名单,以彰显AI在电影制作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预见,未来AI参与的电影工种将会越来越多,为电影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上海艺术节推出了“遇见大师·走近经典”濮存昕见面交流会2024-11-15
- 《好东西》举行“好爱上海”特别观影场 为上影75周年荣誉献映”影展拉开序幕2024-11-15
- 《正红旗下》为一个月的北京人艺上海驻演收官 在沪们演出15场2024-11-13
- 《进博故事》新书发布活动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2024-11-12
- 上海已于今年10月30日发布关于降低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通知2024-11-12
- 当红指挥安德里斯·尼尔森斯率领维也纳爱乐乐团在上海上演两场音乐会2024-11-12
- 陕西人艺“茅盾文学奖”系列第四部《生命册》将在上海大剧院上演2024-11-12
- 德语原版音乐剧《蝴蝶梦》音乐剧版音乐会在上海连演16场2024-11-12
- 上海越剧院与好望水、《恋与制作人》合作联名曲《好望成真》上线2024-11-10
- 上海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在浦东新区成功举办上海市体育彩票从业人员综合培训2024-11-10
- 2024年秋季高校毕业生系列招聘活动“东北六校”站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2024-11-08
- 杨丽萍作品原创史诗舞台剧《荆楚映象》在上海大剧院连演三场2024-11-08
-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迎来一场世界级的光影艺术盛宴—《幻境浮世绘光影艺术展》2024-11-07
- 上海昆剧团创排《牡丹亭》成为一个被文化艺术界广泛关注的现象级事件2024-11-07
- 第二轮“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将再次发放 满减折扣力度较上一轮提升2024-11-05
- 第二届上海视听精品英国推介会在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总部举办2024-11-05
- 上海博物馆东馆历代书画两馆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展 将于11月实现全面建成开放2024-11-04
- 第11届上海童书展将于2024年11月15日至17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亮相2024-11-04
- 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携手上海慈善基金会推出关注残障人士公益项目2024-11-04
- 上海的老洋房里又有一波重磅展览上新 正在或即将演绎精彩的海派美学2024-11-04
- 最新文章
- 热点内容
-
- 谷维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 百花半夏颗粒的用法
- 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迎来建造
- 上海崇明区竖新镇组织开展创城创
- 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开
- 上海松江大学城东华大学先进低维
- 上海市体育局近日起草体育健身行
- 西瓜煲汤您值得尝试
- 苏州河工业区“我的半马苏河”青
- 我国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总装机量逾
-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迎来一场世界级
- 东方卫视《我们的歌》第六季收官
- 打造上海新文化名片 第六界上海
- 中国东航C919大型客机开始执行上
- 云南启动食品检查队伍岗前培训
- 小山楂牌川贝的功效与作用
- “黄河明珠 美丽吴忠”文旅宣传
- 海昏侯墓出土的蒸馏器将中国蒸馏
- 中国三大长视频平台发布的2025年
- 室内机器人学习全球挑战赛:清华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