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在电影《大唐贵妃》中,AI技术与京剧演员的精湛表演将实现和谐共存,完美地保持京剧唱腔的原汁原味,同时与宏伟壮丽的大唐宫殿相得益彰。我们致力于运用光影技术的极致魅力,精心打造这部充满史诗感的作品。 昨日,电影《大唐贵妃》在上海车墩影视基地正式开机。导演梁山巧妙地以“在天愿为比翼鸟”这一经典意象,模拟AI技术的应用场景。画面中,一只巨大的比翼鸟从天而降,在空中翩翩起舞,盘旋翱翔。随着鸟儿振翅高飞,它吹拂过的微风轻轻拂过角色的脸颊,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效果。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京剧院携手推出,并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共同制作的京剧影片《大唐贵妃》,成为首部融入人工智能元素的京剧电影。在这部电影中,AI特效的运用比例高达八成。

今年,人工智能在影视行业的颠覆性应用以及其是否能够被应用于电影制作,成为了公众讨论的热门话题。在此背景下,成龙主演的电影《传说》便成为了一个标志性案例。该片大胆地运用了AI技术,成功打造出年轻版的成龙,与真人演员同台演绎,引发了业内外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同时,另一部作品《大唐贵妃》也备受瞩目,其如何运用AI技术实现流畅而逼真的视觉效果,吸引了众多观众走进电影院,一探究竟。

电影《大唐贵妃》改编自舞台版京剧《大唐贵妃》。舞台版由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与上海京剧院等合作创作,编剧翁思再、作曲杨乃林等根据梅兰芳先生的《太真外传》《贵妃醉酒》等改编创作而成,既有梅派京剧古典美,又极具现代审美意识。

在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看来,将《大唐贵妃》拍成京剧电影是又一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京剧《大唐贵妃》插上电影和AI技术一对翅膀,我们有信心让它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电影《大唐贵妃》由梅派青衣史依弘、杨派老生李军领衔主演,陈少云、安平、奚中路、杨东虎等联合主演,8K拍摄制作,计划12月1日杀青。

电影对京剧剧本做出适当改动,使剧情更加紧凑、连贯,同时突出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梁山办公室里挂着巨大的《长恨歌》和舞美效果图,他和摄制组反复聆听京剧唱段。

“《大唐贵妃》从2001年到现在,二十多年,见证了我从青春到中年的艺术经历。”史依弘透露,忙碌巡演期间,她与梁山保持电话联系,沟通创作想法,“梁山导演非常认真,而且非常尊重演员的想法。他和我说要想把这部电影拍好,就要把全剧背出来,包括每一句台词。”在李隆基饰演者李军看来,《大唐贵妃》是承载着几代京剧名家艺术结晶的心血之作,“这是一部符合当代大众审美取向的里程碑式作品,传承《大唐贵妃》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京剧电影《大唐贵妃》计划使用的四个摄影棚包含实景和绿幕部分,“几乎每场戏里都有绿幕,后期再结合特效动画来完成背景制作。这种做法相比传统戏曲电影使用的景片背景会更有真实感和沉浸感。”副导演常燃负责电影的视觉部分,在开机前两个月,导演组已经全部进入工作状态,就美术视效方面开了很多创意会,其中就包含AI参与的部分。

“在《大唐贵妃》中,AI主要应用在前期,为我们拓展创意思路。”他介绍,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师生为摄制组提供AI技术方面的支持,这也是他们近年来学科探索成果的落地实践。“我们在这个项目上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我们提出场景概念后,他们使用不同的AI软件生成视觉参考,比如拍摄范阳起兵时,需要一个战火纷飞的古战场背景,传统做法是美术师人工绘制场景图,现在只要给AI一些气氛关键词指令,它立刻能‘跑’出你想要的东西,有时得到的画面会很惊人。”

《大唐贵妃》是20年前的京剧创新作品,配乐中使用了大量交响乐,本身就带有中西融合的突破,在电影拍摄中使用AI技术,也是为了延续其创新基因。正如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徐春萍所言,选择最前沿的技术和传统京剧结合,是为了呈现出作品特别的美感,“让戏曲观众和电影观众都享受到更高层次的视听盛宴。”

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导演团队特别看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前期制作阶段所带来显著的工作效率提升。以影片中的一个“云朵变仙女”的特效镜头为例,画面巧妙地由广阔的天空逐渐聚焦到一朵孤云之上。随着镜头的慢慢靠近,云朵竟然奇迹般地变幻成了十几位手持扇子的舞蹈演员,她们在空中轻盈起舞。传统方法制作此类特效不仅费时费力,而借助AI技术,这一特效场景却能迅速而高效地实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不禁开始思考:AI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电影制作中的美术师这一岗位将不复存在?对此,业内专家常燃明确表示:“AI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为创新提供助力。然而,就目前而言,AI还无法完全取代人工,尤其是演员的表演艺术。AI确实是一个强大且实用的工具,但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至关重要,AI的掌控能力尚有待提升。” 为了体现AI在电影制作中的重要作用,这部影片的片尾字幕将新增AI相关工种的人员名单,以彰显AI在电影制作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预见,未来AI参与的电影工种将会越来越多,为电影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发布时间:2024-11-15 21:54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