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近日,荆门至荆州的荆荆高铁迎来了历史性的开通运营,标志着荆门正式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络,结束了长期没有高铁的历史。这一重大交通变革不仅极大提升了荆门的出行效率,更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值得一提的是,荆门境内目前正积极推进沪渝蓉高铁武宜段、襄荆高铁的建设工作。待这三条高铁线路全部开通运营后,荆门将迅速崛起,成为国家快速铁路客运大干线的关键节点城市,以及湖北省内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铁路枢纽城市。

荆荆高铁投入运营之后,湖北省内的17个地市州均接入高铁网络,实现了“市市通高铁”的目标。至此,湖北成为全国第九个(不包含直辖市)成功实现这一目标的省份。

“市市通高铁”是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目标。目前,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沿海的福建、江苏和广东,中部地区包括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另外就是华北的河北。

这些省份率先实现“市市通高铁”的原因并不复杂。中部省份的地理位置处于国土中部,连接南北和东西,“八纵八横”的高铁干线大多会从中经过;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高铁建设本来走在前列,同时也有与中部地区一样在地理上连接东西南北的原因。

继湖北之后,广西有望成为西部首个和全国第十个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省份,根据《广西推进交通强区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要求,广西将在2024年实现全区“市市通高铁”。目前,南宁到玉林的高铁正在做通车前最后的准备,玉林是广西最后一个通高铁的城市。

在“市市通高铁”的基础上,一些省份又提出更高的目标“市市通350高铁”。比如,2021年,赣深高铁开通,广东正式进入“市市通高铁”时代,随后,广东提出加速在全省构建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版图”,要实现“市市通350高铁”。

不过,当前铁路建设的审批处于收紧状态。2021年,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片面追求高标准、重高速轻普速、重投入轻产出等情况,铁路企业也面临经营压力较大、债务负担较重等问题。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

本文件在铁路建设标准和条件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并明确了铁路建设的分类分层原则。根据规定,干线铁路的建设将采取中央与地方共同出资的方式,其中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将承担主体建设责任。而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支线铁路以及铁路专用线等,则主要依靠相关地方和企业的资金投入。这样的布局旨在确保铁路建设的有序进行,同时充分发挥各类铁路的特定功能和作用。

铁路领域的专家指出,在我国东部与中部地区,铁路网络密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然而,西部地区的铁路网络建设相对滞后,该地区地广人稀,人均铁路线路数量相对较少。为了实现铁路网络的全面覆盖,西部地区的铁路网络建设亟需从现有的零散线路转变为一张密布的网络。此外,考虑到整个铁路网络在抗灾害能力以及运行可靠性方面的需求,也有必要进一步加密铁路网。因此,可以预见,未来我国铁路建设的重点将聚焦于西部地区的铁路网络完善与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