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与人寿保险企业高度依赖于投资收益不同,财产保险公司主要依靠承保业务获取利润,因此对投资市场的波动反应相对迟钝。

在刚刚过去的今年前三季度,尽管部分寿险公司凭借有效的投资策略实现了盈利的显著增长,收获颇丰,但许多财产险公司在投资步伐上却未能与之保持同步。在这84家财产险公司中,有高达48家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其中甚至有个别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呈现负增长。这一现象表明,超过半数的财产险公司正面临着投资收益率下滑的严峻挑战。

在考量保险公司的净利润时,除了关注其投资收益率之外,综合成本率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个指标涵盖了公司日常运营、赔付处理等方面的各项支出,具体由费用率和赔付率两个部分构成。它是保险公司计算经营成本的核心数据,同时也是衡量财产保险行业盈利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综合成本率越低,反映出财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就越为强劲。

从综合成本率来看,适用统计的83家财险公司中,有51家公司综合成本率超过100%,这也就意味着这部分公司在承保业务方面出现了相应的亏损,而这一数字已经超过半数。

在低综合成本率区间,主要是一些业务规模较小的外资财险公司和股东背景强大的财险公司,如日本财险、苏黎世财险、中石油专属保险、美亚财险等。在高综合成本率区间,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前三季度,广东能源自保、中远海运自保公司等综合成本率都超过了300%,这些险企具有很明显的共性,那就是保险业务规模不大且专业性强。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这些公司综合成本率普遍偏高,与其业务难成规模有关。这些公司专注于某些特定领域或行业的保险业务,例如信用保证保险、能源保险等,这些业务相对较小,但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和精细化管理,因此成本相对较高。此外,这些公司也可能面临着更高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因为需要更多的营销和人力资源来支持这些专业性强的保险业务。背后还有可能是由于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导致赔付率较高,从而影响了综合成本率。

也有行业专家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这些专门的自保型保险公司,其提供的保障领域相对集中,所承担的风险也较为集中。一旦发生较大额度的理赔,将会对它们的整体成本率造成严重冲击。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