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走进中国人民大学 60多万名观众“打卡”
最近,由我国《中国青年报》和中青校媒联合推出的“百所高校校博联展活动”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带领超过六十万观众实现了对该校家书博物馆的“虚拟游览”,共同感受这所充满温情的高校博物馆的魅力。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作为全国首家以家书为主题的博物馆,承载着丰富的家书文化内涵。这座博物馆的副馆长,张丁先生,不仅是家书博物馆的“发起者”,更是其“守门人”。2005年,张丁先生亲自牵头发起全国性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此举标志着家书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事业正式拉开序幕。据张丁先生介绍,家书博物馆目前收藏了8万多封家书,其中展出的3000多封家书均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这些家书不仅包括名人大家的墨宝,也有普通民众的真挚情感,时间跨度长达四五百年,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在展出的众多家书中,20世纪20年代陈独秀致胡适等人的13封信属于“镇馆之宝”。这13封信表面上是《新青年》编辑同仁关于如何办刊的争论,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思想的分野。“陈独秀的信太重要了”,2009年的一天,在得知这13封信即将公开拍卖时,刚刚携4万封家书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张丁四处奔走,最终在两位校友的资助下,通过国家文物局实施文物优先购买权,以拍卖价554.4万元购藏了这13封珍贵的信札。
在家书的搜集过程中,让张丁印象深刻的捐赠故事有很多。吴德融是曾长期在驻外使馆和中央对外贸易部任职的一名老专家,2016年的一天,当时已年过八旬的吴老先生拉着一个买菜的小车,给家书博物馆送来了他珍藏近半个多世纪的家书,前后送了四五次,总共2000余封。张丁介绍,因为工作的原因,吴老先生的信有中文、德文、英文,反映了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到2000年前后的外贸系统的某些历史侧面。
在直播过程中,馆内一封带有血迹的家书格外引人注目。这封家书的作者名叫郭天栋,1946年4月,年仅18岁的他参加了革命。1949年6月13日,在咸阳阻击战中,郭天栋所在部队经过13个小时的激战,最终取得胜利。但这位年轻的战士并没有亲眼见到胜利,他和另外65名同志在此次战役中牺牲,而这封带血的书信是他写给父母的,他甚至还没来得及把它寄出去。直到后来,战友们打扫战场时,在他的衣兜里发现了这封沾满鲜血的家书。
张丁介绍,目前家书博物馆的常设展分为明清家书、民国家书、上世纪五十年代家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书、两岸家书、留住家书等9个单元。除了一些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重磅书信外,也收录了一些有趣的家书。“这是1991年庄严致女儿庄小羽的3封图画家书。”张丁指着墙上的一组手绘和文字“混搭”的家书说,这封家书虽然内容都是生活琐事,但因为形式非常有趣,所以成了馆里的“明星展品”。
在直播的尾声,张丁向观众阐述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起源与进展情况,“家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团结与亲情,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他诚挚地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加入抢救民间家书的项目,共同守护这些家书。
一座博物馆,实则是一所生动的大学校。它不仅是高校历史、文化和精神的集中体现,更是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我们精心策划了“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该计划将邀请各高校博物馆和校史馆的馆长、负责老师以及大学生讲解员等嘉宾,走进直播间,与观众分享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博故事。 据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的推出,旨在通过直播这一新颖的传播方式,向社会各界展示我国高校丰富的文博资源。同时,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打造一档贴近青年、寓教于乐的云思政课,充分发挥“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高校文化的魅力。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 1.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 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500亿件
- 2.“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走进中国人民大学 60多万名观众“打卡”
- 3.推动体育消费新热潮 上海体育消费节成果丰硕
- 4.2024上海体博会将于11月28日-30 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盛大举办
- 5.上海首批10家“体彩+中国国家队”模式特色主题店已正式更新升级
- 6.洋山港小洋山北作业区桶式基础结构专业配套预制基地建成并正式投产
- 7.超过50个城市和社区纷纷行动起来 重申人们对儿童权利的承诺
- 8.上海正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体系 促进重点领域产业发展
- 9.浦东机场T3航站楼正式开工 总面积将超170万平方米
- 10.百雀羚不存在违反《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禁限用原料管理规定的情况
- 11.“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列为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
- 12.首尔夜市的暖蜂友巢·井亭商圈党群服务站正式启用
- 13.上海已推进完成1393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
- 14.黄浦区公布了第四批长者餐厅名单 6个知名餐饮品牌的11家门店加入
- 15.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城中村”最后一块绿地即将迎来竣工
- 16.全球罹患长新冠的患者数量仍持续增加 可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
- 17.搜索热度持续增长 未来还将开发多款直飞塞舌尔的旅游产品
- 18.共同探索新机遇 2024塞舌尔(成都)国际经贸博览会将举行
- 19.全国首条直飞塞舌尔的经贸文旅包机航线正式起航 最快9小时到达
- 20.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后 向每位到访游客收取5欧元的门票费用
- 21.多地雪场陆续开门迎客 冰雪资源丰富的省份相继开启2024—2025雪季
- 22.数字影像技术发展迅速 戏曲电影创作被提升到新的高度
- 23.电影《胜券在握》在北京举行全国首映礼 上演“年度职场最爽逆袭”
- 24.北京人艺近几年的口碑之作《榆树下的欲望》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迎来第三轮演出
- 25.国内首部聚焦古籍保护的精品微短剧《重回永乐大典》在央视频客户端上线播出
- 26.第九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在四川成都开幕 促进校园戏剧繁荣发展
- 27.上海昆剧团与故宫博物院共同出品的《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将于12月首演
- 28.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共青团苍南县委员会共同实施的“希望小书房”公益项目
- 29.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浙江乌镇开幕
- 30.第三届富连成戏曲青年学者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探讨京剧的教育传承
- 31.融科研科普为一体的“高高原”特色天文科研科普基地正在加速建成
- 32.预计今冬明春供暖季能源供需总体平衡 资源供应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 33.河南濮阳范县杨集乡的渔业养殖基地 养殖户撒下今年冬捕的“第一网”
- 34.“冬来第一鲜”贵州省赤水市都会迎来冬笋的收获季节
- 35.新一批“上海礼物”品牌商品揭晓 共有三批635件商品入围
- 36.避暑山庄·外八庙宫廷文物特展在奉贤博物馆开幕 共展出131件/组展品
- 37.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论坛暨“春昇杯”医学创新人才大赛颁奖活动举行
- 38.贺州市通过竞选获得2026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的承办权
- 39.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本省旅游市场十大指导案例
- 40.银发旅游不再小众 正在成为旅游市场发展的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