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人气旺盛的武康路至安福路沿线,汇聚了178家各类商户,其中约四成是风格各异的咖啡店,已然成为备受推崇的“美味街区”。然而,随之而来的饮料纸杯和塑料杯等一次性用品,所产生的垃圾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占据了大量空间,更一度导致沿街的垃圾箱和商户的垃圾桶频繁满溢。行人对这一现象皱眉不已,周边居民对此也颇有微词,抱怨声此起彼伏。

为了高效处理商户垃圾清运问题,湖南路街道在2021年创新推出了“垃圾清运预约平台”小程序。商户只需像点餐一样,在小程序中轻松选择垃圾种类和预约上门清运的具体时间。街道城建中心在接到“订单”后,会迅速派遣距离最近的环卫车辆前往商户门店。从下单到垃圾清运完成,整个过程仅需不超过20分钟,极大地提升了垃圾清运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湖南路街道还根据咖啡店的营业规律,将每天2次的垃圾清运时段调整为13时至16时、17时至21时,优化街面环境治理机制。

“垃圾清运每天都很准时,环卫师傅到店门口喊一声‘收垃圾啦’,我们就默契完成‘交接’。”甜品店“聚福”五原路店店长介绍,高效的垃圾清运机制为商户降低了管理成本,让商户更加从容地促进商居融合。

眼下,武康路—安福路及周边街区的商户大都加入了湖南路街道推广的“咖啡杯不落地”计划,使用完的咖啡杯、冰激凌杯可交给任意参与该计划的商户进行处理——这恰恰建立在街道灵活高效的垃圾收运基础上。

身处“梧桐区”,沿街小店都喜欢设置外摆位。在淡水路,咖啡店“万贰公里”以特色咖啡豆和配有木质座椅的外摆位出名。但这排座位并非真的“外摆”,得来并不容易。

原来,淡水路上街沿不到2米宽,一旦设置外摆位,就会影响行人通过。但一些小店有时因客人要求,会“偷偷”将座位挪到人行道上。

“商家要消费活力,居民要安全便利,这是很现实的商居矛盾。”淮海中路街道淡水路党支部书记邱唯一说。

与其事后监管,不如事前指导。去年,淮海中路街道探索,在店铺入驻或更新时,引导有需要的商户向店内退50厘米,打造只占用店铺自身面积的“外摆位”。“万贰公里”店主了解这一政策后主动尝试,这才有了现在大家排队抢着坐的好位置。

街道直面企业和居民,好的营商服务,需要平衡好各方利益和关系,在各类矛盾中找到“最优解”。

去年,位于衡复风貌区的吴界The Weave园区计划在楼顶闲置空间开设网球场。但高空楼顶设置运动空间,容易出现声光扰民的风险。

在“疏”与“堵”之间寻求平衡,天平路街道积极践行有温度的基层管理服务。为此,街道牵头组织综合行政执法队、居委会以及园区、商户代表,共同召开现场会议,深入探讨项目的可行性。经过多次协调和三轮方案的反复修改,楼顶网球场的创意构想终于得以付诸实践。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园区需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图纸安装球场设备,同时,运营时间不得超过晚上21时。此外,为避免光污染,还特别要求加装球场灯光罩。

球场运营公司积极投身于“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的创建工作,以优惠条件向周边居民开放场地,打造“家门口”便捷的健身环境。

发布时间:2025-03-27 08:46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