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教授站上复旦上医枫林校区第一教学楼 开讲“传染病学”课程

时间:2025-02-28 17:54   作者:admin  来源:上海热线       返回首页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负责人张文宏教授登上复旦上医枫林校区第一教学楼303室的讲台,标志着“传染病学”课程的正式启动。

近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传来喜讯,该学院推出的一门前沿课程备受瞩目。该课程由一支实力雄厚的学术团队精心打造,成功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种种壁垒。课程融合了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旨在全面培养具有卓越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医学专业人才。这一创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的一致好评。 凭借其深厚的学科底蕴和领先的教学创新,这门课程荣幸地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这不仅是对课程自身质量的肯定,更是医学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一次生动展示,为推动医学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案例。

张文宏教授认为,线上课程可以作为线下课程的辅助手段,但它们并不能完全取代线下课程。由于线下课程的时间限制,往往无法全面深入地展示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的复杂全貌。而线上课程的出现,则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为充裕的时间,对课程内容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通过持续更新和内容扩充,线上课程能够使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的理解更加深入,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

当天一同亮相的还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在可容纳百余人的教室中,王新宇身着灰色西装、戴着细框眼镜,每每讲到关键点时,总是辅以动作。“什么是细菌性痢疾?什么是阿米巴病?”“食物中毒和感染性腹泻的区别是什么?”课堂上的他,时时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

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张文宏团队对新教学模式抱以乐于实践的态度。考虑到线下课程的有限性,“传染病学”采用了“线上线下”并行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学生将线上课程作为自学材料,与线下授课相结合。

“慕课(MOOC)里所体现出来的传染病知识,是一个非常精确、科学的授课方法,所以有时候看上去不一定像科普那么通俗易懂、有趣,而慕课具有‘银幕’之意,大家通过‘银幕’来看,能够很好实现大规模传播知识。”张文宏说。

据复旦上医介绍,课程MOOC设计的特色主要在于“短时长”和“引入案例”。课程以传染病学基本思想为主线,按照病原体类别为划分为五大板块,兼顾经典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通过15分钟左右每节课的短视频,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微生物学、免疫学和流行病学相关内容,围绕完整的传染病学诊疗思维展开。

这样的课程设计,既能便于MOOC观众或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也能通过一些案例的讲解,来引起大家的重视。对此,张文宏坦言:“线上课程会给大家更加宏观的背景,包括与它相关学科的联系,都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展现出来。”

自“传染病学”MOOC上线以来,这一课程很受欢迎。为了使课堂内容更为丰满,张文宏团队组织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附属中山医院、附属儿科医院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20余位该领域深耕多年的权威授课老师共同建设。

课程自上线以来,吸引了来自300多所高校的学生参与。在前三个学期中,共有39所学校的选课人数超过了100人,其中10所学校的选课人数更是突破了1000人大关。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选课人数超过1000人的学校中,不仅有医学专业的院校,还包括了许多非医学专业的院校。此外,校外共有16所高校开设了针对本课程的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吸引了超过1.6万名学生参与学习。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的学生侯之琳表示,线上课程对她来说最大的益处在于能够有效地查漏补缺。她认为,由于线下课程时间有限,往往无法对知识点进行非常细致和系统的讲解。而通过观看线上课程,她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课程框架,对每一个知识点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和具体。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