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风靡引发社会关注 8集《我的阿勒泰》等短剧获得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

时间:2024-11-24 19:54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在线       返回首页

  在2024年,一种名为“迷你”的叙事美学在影视创作领域崭露头角,引起了广泛关注。深入探讨“迷你”叙事的独特之处,探究其兴起的根源,并预测其对未来影视创作的潜在影响,这对于促进我国影视产业的高品质创作与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

  在5G技术推动的万物互联互通时代,以往局限于PC端的视听内容得以无障碍地在移动设备上流畅传播,极大地促进了影视创作的效率。众多微短剧凭借其“轻巧”的叙事风格,在移动平台上迅速拓展市场份额,成为当下视听内容传播领域的新锐力量。

  微短剧的“迷你”叙事,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时长之短。在电视端或者PC端播出的长视频,一般时长为45分钟左右,微短剧往往只有几分钟,甚至1分钟左右。决定一部作品是否具有吸引力的播出时长,也因此从“黄金5分钟”变成了“黄金5秒钟”。换言之,原来观众可能观看5分钟左右的时间才决定是否弃剧而去;而微短剧的“迷你”叙事,意味着这个时间只剩下5秒左右。在这样的“紧箍咒”下,微短剧的叙事美学发生了深刻变化。长视频中习惯的草蛇灰线、伏笔千里的渲染与铺垫,在微短剧中被极大地压缩了;长视频叙事的起承转合中常见的过场戏,在微短剧中被尽可能地剔除了。绝大多数微短剧“迷你”叙事美学的重要特征,就是信息密集、悬疑丛生,强调稍纵即逝的瞬间体验,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

  微短剧“迷你”叙事这一审美特征,深刻契合了5G时代互联网移动端受众的审美需求。一方面,海量的视频扑面而来,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微短剧5秒制胜的叙事技巧,显然有利于吸引在无目的状态下漫游于各种互联网平台的受众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闲暇时间变得碎片化,微短剧恰好满足了人们在候车、购物等间隙时间的观剧欲望,因而迅速火爆出圈。

  毋庸讳言,微短剧火爆的背后,确实存在野蛮生长的乱象。各种追求感官刺激的爽文,纷纷从网文迁徙到微短剧平台。微短剧大多投资少、制作门槛低、变现快,所谓“一周拍完、一月上线、一部财富自由”,这种一夜暴富的神话不胫而走,更是让各路资本竞相涌入。为了更好地规范引导微短剧的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规定要求自2024年6月1日起,微短剧需按投资额分类分层审核,未经备案的作品不得上网传播。此外,各地政府纷纷出台“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激励政策,着力提升微短剧的审美品质,引导微短剧走上精品化发展之路。

  随着微短剧在移动端的热度飙升,其影响力逐渐蔓延至长视频领域,导致长视频的收视市场受到冲击。为了应对这一变化,众多长视频制作方纷纷调整自己的叙事策略。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剧集数量在25至32集之间的占比提升了8.7%,而33集及以上的剧集整体占比则下降了14.2%。与此同时,时长仅有十几集甚至几集的迷你剧逐渐受到流媒体平台和观众的喜爱。 在这个背景下,长视频制作方开始借鉴微短剧的叙事技巧。例如,2024年热播的40集连续剧《墨雨云间》就充分吸收了微短剧“迷你”叙事的创作理念。该剧在矛盾设置上集中紧凑,反转不断,成功引发了收视热潮,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这一现象表明,微短剧的成功经验正在被长视频行业所认可,并逐渐融入其创作中。

  当然,微短剧虽然以其“迷你”的叙事风格在互联网时代占据了重要位置,但它并非能够主导所有视听作品的创作。近年来,诸如《去有风的地方》、《我的阿勒泰》等电视剧之所以广受欢迎,正是由于它们独具匠心,采用了一种宁静深邃的叙事美学。它们以细腻的笔触聆听大自然的呼吸,抚慰着那些在喧嚣世界中躁动不安的心灵,从而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与广泛共鸣。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众多视听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时代潮流的引领者。

  无论是时长较长的视频内容还是短小精悍的微短剧,创作时不仅要遵循网络传播的法则,更要强调审美层面的艺术创新。只有这样,影视作品在互联网时代才能将“热门关注”转化为“持久吸引力”,从一时的“走红”走向持续的“火爆”,进而促进中国影视创作的繁荣兴盛。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