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2024年,关于如何应对“低欲望观影”现象,业内外人士进行了多轮讨论和探讨。在新型娱乐方式激烈竞争、顶尖电影表现不佳以及网络舆论环境复杂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部分创作者普遍认同——谁能够抓住情感共鸣,谁就能在市场中占据优势。

2023年,电影《消失的她》和《孤注一掷》等作品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一种“信心”。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跟风效仿这种“炸裂”的情绪和极致的表达方式,我们不禁开始思考:究竟哪些细节和桥段能够有效地收割情绪价值,引发话题的爆发性传播?在这种背景下,电影本身的艺术质量和水准是否可能会偏离正轨,值得我们深思。

贺岁档开启时,港片的回暖与作者电影的集体回归,都值得一书。《焚城》《年少日记》《白日之下》《破·地狱》《我谈的那场恋爱》《九龙城寨之围城》等港片陆续公映,口碑不俗。这些作品都从本土生活、本土文化里汲取素材,呈现出明显的关注现实、去类型化的趋势。“港片已死”已是伪命题,香港电影人用脚踏实地的创作,让“港片复兴”被强势看见。与此同时,《雪豹》《倒仓》《老枪》《回西藏》《走走停停》《乘船而去》《再会长江》《女人世界》《出走的决心》《只此青绿》《最后的告别》《小小的我》等带有鲜明作者烙印的小众作者向电影,在传统文化、中式美学、家庭记录、生命课题、草根叙事等不同领域凝聚了观众共识。

在2024年的第四季度,观众们惊喜地发现,那些早已在流媒体平台上线的经典老片在重映之后,依然能够吸引到众多影迷的热情追捧。这一年里,超过30部影片在内地上映重映,其中,“哈利·波特”系列的八部电影实现了连映,连续56天稳居单日票房排行榜前十。新海诚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也成功重返内地市场,票房成绩更是突破了亿元大关。此外,《这个杀手不太冷》、《如父如子》等不以强烈视听效果为卖点的经典佳作,同样能够吸引到新老观众们的喜爱,展现出经典电影的持久魅力。

好消息至少是,观众们并未对电影失去热情。只要有高质量的电影作品,走进影院观影依然是一项重要的线下娱乐消费活动。在创作逻辑上,有一些原则是经得起考验的:首先,必须拥有优质的电影内容,才能赢得良好的口碑和票房;其次,只有公认的艺术价值,才能产生强大的传播效应。新的一年,我们与其过分追求“爆款”的定义,不如放下幻想,回归电影创作的本质,坚持自己的表达风格,避免盲目跟风,这样才能迎来清新的电影氛围。

发布时间:2025-01-11 09:45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