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一只猫咪在紫禁城中不经意间穿梭时空,跨越了数百年的历史,抵达了现今的故宫博物院……由我国儿童艺术剧院携手故宫博物院共同打造的歌舞剧《猫神在故宫》自北京上演以来,收获连连赞誉,目前正计划前往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进行巡演。

恰好相映成趣的是,上海博物馆也以猫为展览的主角。在“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期间,上博举办了多场别开生面的“博物馆喵夜”,观众可以带着爱猫一同参观,每场活动的门票都迅速被抢购一空。

这一转变显现出博物馆正以更加包容的态度接纳年轻访客。众多观众对此变化表示赞同,并由此吸引了新访客前来参观。然而,也有经验丰富的观众期待能恢复往日宁静的观展环境,“自当花盛,自然风至”。

市民胡先生还记得自己前年好不容易预约上故宫博物院门票,带着当时6岁和9岁的两个孩子前往故宫。但孩子年龄尚小,不太能将建筑与历史联系起来,走一会儿就喊累。“我自己准备了讲解词,也给他们提前看过绘本,但文史知识对他们来说还是有点难。”但后来两个孩子在电视上看到舞剧《只此青绿》片段,开始比起“下腰”动作,他顺势讲了《千里江山图》的故事。“看到《猫神在故宫》演出消息,或许这比‘讲解+参观’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猫神在故宫》讲述了小猫穿越时空,经历波折最终成长为故宫守护者的故事,剧情虽然脑洞大开,却并非无源之水:故宫曾养猫以防鼠患,馆藏文物中也有不少有猫形象的文物,如清孔雀绿加蓝釉猫,鼻尖一抹深蓝乖巧灵动;乾隆款白玉蕉树卧猫图花插,以玉石立体雕刻出猫咪侧卧芭蕉旁的场景;而清代带皮青玉童戏狸猫,再现古代童子和如今年轻人一样“吸猫”的过程。

将传统文化传播年轻化,故宫做了尝试。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歌舞剧《猫神在故宫》的编剧冯俐在根据绘本写这部戏时,希望用充满想象力和人文情怀的故事让一代一代的孩子和成人对一座建筑充满想象。“通过这个戏,唤起孩子对故宫的好奇想象,把遥远的历史变得有温度有情感,从而打开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扇大门。”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表示,在科技发展迅速、叙事日趋多元、观众需求不断更新的大背景下,博物馆还应面向未来,积极作为。

全球多家博物馆都在创新展陈和活动方式吸引年轻观众走进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兼财资主管詹姆森·凯莱赫介绍,在大都会博物馆所在的纽约,博物馆听取社区的需求,举办街区派对,吸引儿童到博物馆参与绘画,举办包括中国春节在内的不同国家双语节庆活动,“我们成功地将访客平均年龄从42岁降到37岁。”据透露,明年上博将与大都会博物馆合作在美国展出“镕古铸新:宋元明清铜器特展”。

今年,上海博物馆的老馆与新馆共吸引了超过600万人次观众前来参观,这一数字创造了该馆历史上的新高。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在谈及这一成就时表示,博物馆观众群体的年龄结构也在逐渐年轻化。他指出:“随着博物馆的不断发展,观众群体也在经历着变化,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博物馆始终在深思熟虑,如何将过去的藏品传承下去,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当代,让历史的辉煌之光照亮我们的未来。”

今年,一场以古埃及文明为主题的盛大展览在我国上博举行,其中,猫这一元素成为了展览的一大亮点。上博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推出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博物馆活动——“喵”夜奇观,允许观众携带宠物猫一同参观。这一创新举措受到了众多年轻观众的喜爱,他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观展体验,引发了广泛的热议。 除了“喵”夜奇观活动,上博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与猫相关的文化产品。例如,他们开发了移动端小游戏《埃及猫神庙》,并推出了剧本游《萨卡拉的秘密——最后的猫神节》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观众的参观体验,也为博物馆带来了新的活力。 目前,此次展览文创销售额已突破1.5亿元,为我国城市消费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此同时,上博东馆的正式开放,更是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体验空间。据悉,东馆的三分之一空间被设置为公共服务区,其中包括古代文明探索宫、屋顶花园等设施。这些新设置的区域让博物馆有了更多“打开方式”,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亲近历史、感受文化的绝佳场所。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