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公共场所“刷脸”三原则 上海已经开展了有力的执法行动

时间:2024-12-05 19:38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在线       返回首页

  5月份,针对媒体报道松江区某游泳馆不当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情况,松江区委网信办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公安网络安全等部门,分别进行了两次现场检查和指导,以核实情况并督促整改。这起事件标志着市、区两级网信机构在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监管领域合作执法的首次实践。

  截至目前,上海已促使全市超过600家超市、逾6300家酒店、70多家公共体育设施,以及1200多个游泳馆和健身中心,以及2900多个公共卫生间,进行了针对“强制”和“过度”人脸识别应用的自我检查与整改。

  应当强调的是,上海目前实施的整改并非全面否定人脸识别技术。事实上,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它确实为管理和众多民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

  实际上,人们讨厌的并不是人脸识别本身,而是这项技术被滥用。

  人脸是不可更改的生物信息,自己的人脸信息被收集之后就仿佛进入了一个“黑箱”,谁在收集、多少人能看到、多久会被删除、会不会被用于其他用途,这些关键信息公众往往无法获知,又如何能放心?此外,很多时候公众并未获得“刷脸”之外的其他选项,这种被迫的感觉既让人感到不舒服,也实实在在地违反了法律法规。

  在效率和安全之间,需要保持平衡。所以,这次上海确定了“不刷脸为原则、刷脸为例外”“收集端总体减量、存储端确保安全”的总体目标,进一步细化公共场所安装人脸识别设备要遵循“为公共安全所必须”“有法律依据”“做到单独告知”三大原则,并要求公共场所人脸识别设备做到最大可能“退”、最小范围“用”、最小范围“存”。

  清晰的红线对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据最新报道,2024年11月,上海市网信办携手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申通地铁集团,以及国内知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共同举办了一场以“自动售货机个人信息保护”为主题的普法培训会。此次会议聚焦于实际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来深入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向与会企业同步发放了《自动售货机场景常见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自查清单》,帮助企业对照清单进行自我检查和整改。该培训吸引了上海地区37家主要经营和运维自动售货机的头部企业参与,为整个行业解决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