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自今年三月起,共有69家国内外机构相继融入“上海量子城市”建设行列,其中囊括了诸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我国一流高等学府,以及阿里云、商汤等领军科技企业,还有在规划与设计领域经验丰富的专业机构。

上海为何不惜投入巨额成本建设“量子城市”?其核心原因在于推动城市持续发展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当前,上海在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上仍有提升空间。通过打造时空三维智能体,可以有效提升国土空间的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上海的城市运行同样迫切需要引入更多的“先知”系统,以预判和规避潜在风险,确保城市安全、高效、和谐地发展。

庄澜表示,在以往,城市的学校、医疗等公共资源往往是根据区域人口数量进行规划和分配的。然而,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人们的许多需求逐渐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以电商平台的兴起为例,随着线上消费的持续增长,如果商场依然盲目地进行建设,很可能会导致空置率的上升,进而与实际消费需求产生资源错配的问题。

面对这一挑战,未来的城市规划需要更加灵活和智能化。借助云宇星空大模型,就能及时分析区域人口特性,可以更为精准地分析区域内的资源配置需求,把闲置资源腾挪出来建设人们更需要的空间,比如游憩运动场所。

上海量子城市时空创新基地将首批启动28个孵化巢台,涵盖城市治理、时空经济、城市安全等场景。

比如在商务楼宇单元方面,以间/层/楼为空间单位,挂载区域条件、建筑情况、商务服务、社会贡献与经济效益等24项指标,包括楼龄、空置率、租金等监测指标,为监管部门和企业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当楼宇老化、空置率过高时,系统就会发出预警提示。

又比如,在低空运输领域,我们可以借助云宇星空的大规模模型来综合管理低空空域,构建低空运输的时空平台,发掘城市发展潜力中的空中空间价值,塑造未来城市管理的空中视野,并规划出未来城市繁荣的空中通道。

云宇星空大模型在应对算力需求、能源消耗以及数据需求等方面,目前仍存在诸多挑战,迫切需要实现突破性的技术进展。据庄澜透露,上海市已着手制定“量子城市时空创新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在明年率先在规划资源领域实现全业务线上化,从而显著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这一举措有望为我国城市管理智能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