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位于旧金山的机器人初创企业Physical Intelligence(简称“Pi”),在数月前成功推出了其首个通用机器人基础模型π0.这款模型赋予了机器人强大的执行能力,使其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复杂的家务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尽管Pi公司成立时间尚不足一年,但其估值已经高达24亿美元,展现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在远隔旧金山近万公里的东方大都市上海,同样存在着与之相似的范式。近期,我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沪正式启用,首期已成功部署超过百台异构机器人。这个训练场不仅是人形机器人正式步入职场前的“技校”,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它致力于实现人形机器人数据的规模化收集和生产,为开发一个通用型机器人基础模型提供了关键性的技术支撑。这一举措无疑将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技校”坐落于张江模力社区,由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搭建。国地中心是上海市与工信部共建的人形机器人领域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记者在“技校”现场看到,大量硅基“学员”,或在训练抓取土豆丝,或手持螺丝刀为冰箱安装背板,或双方对垒踢足球。它们来自智元、傅利叶、开普勒等机器人公司。

国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告诉记者,人形机器人的“异构”,是指不同厂家的机器人,其形态、功能、技术架构、应用场景都存在差异。“把不同厂家的异构机器人放在同一空间运行,就能让AI意识到,它活在一个多元多样的物理世界中,从而建立起客观认知,发育出明辨是非的能力。”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国。业界预测,在接下来的数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年产量预计将保持在30万至50万台之间。然而,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有望突破这一上限。

相较于那些只能执行特定单一任务的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承载着人们对“高级智能”的无限憧憬。正如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在庞大的语料库和强大的算力支持下,逐渐展现出“智能涌现”的惊人能力。Pi公司更是率先运用大数据、大算力和大模型技术,致力于打造具备具身智能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够“泛化”出烧饭、叠衣、装配修理、保洁照护等多种复合能力。Pi公司的这一实践,旨在验证大语言模型在具身智能领域中的“大力出奇迹”效应,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发布时间:2025-02-25 09:55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