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近期,上海越剧院推出全新编排的剧目《雷海青》,正式亮相于天蟾逸夫舞台。这部作品摒弃了越剧传统上对才子佳人故事的偏好,转而聚焦于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宫廷乐师雷海青,他的忠诚与勇敢,为越剧的剧情拓展增添了新的维度。

雷海青,这位历史人物并不广为人知,但他在部分观众心中,或许与《长生殿·骂贼》中那琵琶击贼的形象紧密相连。正是这部《长生殿》对雷海青的生动描绘,使得编剧杜竹敏对其形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创作初期,雷海青的形象便跃然于杜竹敏的脑海之中,“他刚直质朴的性格与越剧小生的气质颇为契合,若以戏曲的形式来展现这位人物,以及大唐盛世的繁华景象,必将呈现出一幅精彩绝伦的画面”。 从某种意义上讲,《雷海青》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部“梨园人演梨园人”的佳作。在唐代,戏曲尚未发展成熟,梨园则更多地汇聚了技艺高超的音乐与舞蹈艺人。在这个背景下,雷海青的形象得以在舞台上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观摩完《雷海青》,文艺评论家胡晓军看到了越剧对新题材的开掘。“戏曲舞台上文人戏众多,但关于艺人操守、艺人气质的故事却很少,《雷海青》让越剧戏迷看到带有士大夫情质和知识分子情怀的艺术家。”《雷海青》走出越剧爱情戏的“舒适区”,转而刻画雷海青和梅妃的师兄妹情以及他和唐玄宗的知音情。

一把琵琶是雷海青最亲密的伙伴,也是剧中最重要的道具。为了让表演不违和,大半年前,担纲“雷海青”一角的上海越剧院范派名家王柔桑就开始接触琵琶,并查阅相关资料。台上的四弦折颈琵琶做工也相当考究,品的间隔、轴头的长度和粗细,以及整个弯头的造型,都是按照现今存世的四弦琵琶来放的样。由于剧情里是比较扎实的铁木琵琶,道具组还特地将琵琶处理成紫檀的颜色效果。

在璀璨的舞台上,一条鲜红的勾线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雷海青生命的痕迹与人物发展的轨迹。关于雷海青的历史记载并不多,演员们需要在剧本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并理顺人物的情感逻辑,这是王柔桑导演所强调的。为了让当代观众能够与那个时代的人物产生深刻的共鸣,成为剧组全体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 “雷海青在逆境中勇敢地挺身而出,他身上所展现出的担当精神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信念,让我深受感动。”王柔桑导演感慨地说。在表演方面,导演并没有过多地干涉演员,而是给予他们一定的要求,鼓励他们自己去创造,希望他们能够将外部技巧与内部技巧相结合,实现身形合一的表演境界。 《雷海青》的导演肖英也表示:“在表演要求上,我注重培养演员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在表演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我相信,只有将外部技巧与内心情感相融合,才能呈现出最具感染力的舞台效果。”

在剧中,唐玄宗对雷海青的才华深表赏识,更对他的纯真初心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深思熟虑之后,尽管心中充满不舍,他还是忍痛将雷海青逐出京城。雷海青带着一颗心灰意冷的心回到故乡,却在广袤的山海之间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然而,安史之乱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传来,雷海青在颠沛流离之中与梅妃的侍女罗衣重逢。听闻梅妃不幸投井而亡的噩耗,以及唐玄宗对他深藏的良苦用心,雷海青决定逆行进京,以金殿之上怒斥叛贼。 在朝堂之上,雷海青尽管十指皆断,却依然以一曲旷世绝唱,唱出了万千百姓的心声,唱出了梨园人的浩然正气和铮铮铁骨,令人动容。

发布时间:2024-12-01 12:10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