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华佳雯现年21岁,目前就读于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作为一名美术专业的学生,她对艺术展览充满热情。早前就了解到上海博物馆正在举办一场古埃及文明的大型展览,她一直期待着能有机会前来,以此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审美情趣。她有幸成为了参观埃及展的第100万名观众,感到无比欣喜。

2024年,恰逢中埃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同时也是“中埃伙伴年”的重要节点。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上海博物馆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强强联手,共同推出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作为上博“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展览的第四篇章,此次展览堪称有史以来全球规模最大、亚洲级别最高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这不仅是中国官方博物馆与埃及政府首次深度合作的重要成果,更是一次全面揭示古埃及文明辉煌成就及其最新考古发现的国际顶级文物展览,吸引了全球艺术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自7月19日开展,短短4个多月,上博埃及展观众人次就突破百万,褚晓波并不意外。“埃及展开幕4个月,热度一直持续。从后台来看,预售票已经到今年年底,已售出门票130万张。而历史上,埃及文物全球巡展观众人数的最高纪录是1978年纽约大都会创下的136万人次观众纪录。”褚晓波说,从观众趋势来看,这一纪录即将被上海博物馆打破。

尽管是工作日,上海博物馆的展厅依旧人头攒动,少有人走马观花,大多数游客都戴着博物馆的讲解设备,在一件件珍贵展品前驻足良久。目前,埃及展每周五、周六加开夜场,高峰期每天客流量约1万人次,平时客流量也达到六七千人次。

与华佳雯的案例相仿,在上博埃及展接待的百万观众中,超过七成观众来自外省市乃至海外。这样一个文明交流互鉴的展览,不仅吸引了众多外地乃至海外的观众,还有许多人特地从远方飞往上海,只为目睹这场盛事。“在褚晓波看来,上博埃及展的举办,不仅丰富了上海的文化旅游资源,更带来了显著的文旅溢出效应。”他表示,除了上海博物馆,上海其他博物馆和美术馆也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展览、演出,许多观众在欣赏完上博埃及展后,愿意在上海多停留几日,这也极大地推动了整个城市的消费。据悉,“上博埃及”、“埃及展”、“古埃及文明大展”等特展相关话题在全网曝光量已突破170亿次。

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埃及文物展览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其文创产品也持续推出新品。以这款蓝色的费昂斯河马毛绒玩偶为例,它汲取了源自埃及中王国时期极为流行的蓝色费昂斯河马小雕像的灵感。这些小雕像的表面往往绘有尼罗河两岸丰富的动植物图案,如纸莎草、睡莲花、水鸟和游鱼等,生动地展现了古埃及的自然风貌。截至目前,埃及文物展的文创产品销售额已突破1.42亿元,同时,这些文创产品也极大地推动了周边产品的消费,带动了超过100亿元的市场规模,不断刷新上海博物馆单个特展文创产品的销售额纪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