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近期,国家大剧院推出的首部自主创作的音乐剧《战争与和平》于北京艺术中心举行了首场公演。这一举措不仅为国家大剧院在原有的“歌、乐、舞、剧、戏”五大艺术门类创作体系中增添了新篇章,同时也满足了观众和业界数月来的热切期待,揭开了期待已久的悬念。

随着大幕缓缓升起,舞台上空悬挂着一枚弧形如法贝热彩蛋,它华丽而扭曲,仿佛在无声地预示着贵族生活的浮华即将倾覆。紧接着,激昂的开场合唱《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响彻舞台,歌声中充满了战争临近的紧张氛围,对权贵阶层奢靡生活的讽刺,为音乐剧《战争与和平》奠定了严肃而深刻的思辨基调。

作为国家大剧院建院17周年、北京艺术中心开幕1周年之际问世的重点剧目,音乐剧《战争与和平》集结了作曲舒楠,编剧、作词喻荣军,俄罗斯导演阿丽娜·切维克领衔的国际一线主创团队。在托尔斯泰百万字原著的基础上,喻荣军以贴近当代观众审美习惯的视角切入剧本,大幅精简了故事剧情和出场人物,把厚重动荡的壮阔史诗集中压缩进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等青年一代的人生遭际中。约3个小时的演出,大量个性鲜明的唱段贯穿始终:安德烈的“牺牲”“我曾经憎恶的生活”、皮埃尔的“我是一个多余的人”、海伦的“死亡与疯狂”、娜塔莎的“你未曾离开”等多首咏叹调生动刻画了战乱中的众生相,深刻揭示战争给年轻人留下的蜕变与难以愈合的创伤。上半场尾声部分的合唱“大彗星”、下半场剧终部分的谢幕合唱“在一起”,同样都是颇有记忆点的唱段,从天星摇坠的乱世悲歌,到主角集体穿越至现代世界的载歌载舞,两个半场的强烈对比进一步凸显了“战争与和平”这个永恒话题的当代意义。

与那些气势磅礴、立意深远的艺术作品相得益彰的,是其堪称华美的舞台呈现。在这里,璀璨夺目的吊灯、绵延不绝的楼梯等鲜明意象轮番上演,简洁而不失精巧的布景与流动变幻的影像交织成一幅幅虚实相间的画卷,将辉煌的宫廷、宁静的乡村、浩瀚的星空等场景描绘得既深邃又动人。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由多块LED屏幕拼接而成的圆弧造型,成为舞台上的焦点。在舞美设计大师维亚切斯拉夫·奥库涅夫的巧妙构思下,这个圆弧不仅能够随着影像的转换而变幻出宫殿的穹顶、花园中的凉亭,为观众营造出庇护生活的温馨空间,还在战争来临之际,从破裂崩碎的圆弧中爆发出刺目的红光,如同现实世界中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的景象。 最终,这些圆弧碎片巧妙地拼接成了一幅碧水青山的“地球”图案,完美呼应了原著小说标题中的俄语单词“Mip”,意为“世界”。这一创意不仅将作品的意境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也使观众对作品的主题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发布时间:2025-01-02 15:19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