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中国国家话剧院,作为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的国家级艺术院团,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于上海成功举办了一场原创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的三场精彩演出。这部话剧由我国著名导演、编剧田沁鑫倾力打造,并由当红艺人张艺兴担纲主演。该剧汲取了敦煌学及“莫高精神”的丰富艺术养分,巧妙地将1935年常书鸿先生心系敦煌,从巴黎归国的感人往事,与2035年敦煌数字研究中心实习生张燃追寻理想的“近未来”巧妙连接,生动地描绘了岁月流转中的青春激情与奋斗历程,展现了青春的无限活力与激情燃烧。

连续三个夜晚,我们以数字多媒体技术精心打造了一片“敦煌空间”,通过融合多元风格的歌舞表演,深情地述说着对敦煌的热爱。在这场跨越百年的追寻与千年的文化回响中,人们仿佛被引领进入一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充满传奇色彩的敦煌世界。当音乐话剧的独特形态与敦煌在数字时代的创新焕发出相得益彰的内在气质,每一次演出都成为中华文脉与青春活力交融的盛会,让观众在激昂的旋律中深刻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与共鸣。

人们常说,人的一生总要去一次敦煌。在上海,以《受到召唤·敦煌》之名,“去敦煌”的心愿掀起新的青春接力——为理想,去奔赴、去创造、去担当。

链接敦煌千年光华、古老文脉,《受到召唤·敦煌》的故事却是始于颇具未来感的一幕:2035年,敦煌数字研究中心,一尊尊古老的雕像静伫舞台,年轻的研究员们携智能装备穿梭其间,为文物“体检”、更新采集数据。张燃正暗自困扰于他的爱情,编号206的怒目金刚开口说话,在他指引下,张燃走进常书鸿的时空、舞台展开雄奇的敦煌往事……

这是一次飞扬想象力的视觉创造。来自中国国家话剧院与北京电影学院的多媒体艺术家们创新应用二维动画、3D特效、AI技术、即时拍摄、动画真人融合等多媒体构建平行时空。其间,从巍巍大汉、盛世隋唐到大哉乾元,驼铃声声回响的历史厚重有之;净土梵音、伎乐飞天,从敦煌壁画上的翩翩造像、法相庄严到敦煌藻井图案的华美繁复有之;“山聚鸣沙,泉映月光。天长路远,梦魂关山”的大漠空灵亦有之。而到了1935年常书鸿徜徉巴黎街头的场景,杜尚、毕加索、波伏娃、加缪等艺术巨匠的影像连同城市地标渐次出现,尽显浪漫之都的艺术气息。

这无疑是一场古典与现代音乐元素完美融合的交响盛宴。这部定位为音乐话剧的作品,其配乐在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由著名音乐家金培达领衔创作的16首原创音乐,巧妙地勾勒出主人公张燃对常书鸿以及敦煌艺术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同时细腻地描绘了敦煌与巴黎两地各自独特的艺术风貌。 创作者们从源远流长的文明中汲取灵感,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例如,《送元二使安西》这首歌曲便是从经典的《渭城曲》古曲改编而来,展现了音乐传承与创新的力量。此外,他们将敦煌独有的丝路神韵与现代潮流相融合,创作出恢弘大气的国风音乐,为作品增添了强烈的时代感。 当音乐篇章转向巴黎时,创作者们巧妙地运用爵士、圆舞曲等元素,为巴黎的篇章增添了异域风情。这些元素与敦煌艺术相互辉映,使得整个音乐作品更具层次感和艺术魅力。总之,这部音乐话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功地将古典与现代音乐相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在跨越古今中外、新旧交替的平行时空维度中,张燃穿梭游走,与历代先贤对话,于敦煌文明的辉煌壮丽与个人情感的细腻真挚之间探寻自我,领悟到了圆满的真谛。

今年标志着敦煌研究院成立80载。田沁鑫表示,从新时代的视角重新诠释敦煌文化,致力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正是《受到召唤·敦煌》所追求的目标和期望的成果。

发布时间:2024-12-27 09:03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