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萨堆绣唐卡的独特之美

时间:2024-11-19 06:58   作者:admin  来源:光明网       返回首页

  近期,备受关注的西藏当代都市生活剧《日光之城》一经播出,便以其精彩纷呈的剧情和独特的视觉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该剧不仅细腻描绘了一群高原青年在时代变迁中的奋斗历程,更生动地展现了西藏这片神秘土地上独有的自然美景和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剧中对藏戏、刺绣以及唐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呈现,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西***特的文化氛围中,眼前一亮。 其中,与刺绣有着深厚渊源、独具特色的堆绣,在《日光之城》引发的文化热潮中同样备受瞩目。近日,记者有幸专访了拉萨堆绣唐卡艺人益西多吉。在益西多吉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我们一同领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萨堆绣唐卡的独特之美,感受这门古老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以下是记者与益西多吉的对话内容。

  今年已43岁的益西多吉,是来自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的一位杰出艺人。目前,他安居于拉萨,以堆绣唐卡为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益西多吉便已精通堆绣技艺,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丰富经验。正如俗语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益西多吉对堆绣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之前,他孜孜不倦地研习勉唐画派的唐卡技艺。“手绘唐卡与运用堆绣技法创作的唐卡,两者风格迥异。堆绣唐卡画面立体感更强,仿佛让人能够触摸到画中的每一个细节,感受到那神秘而深邃的世界。”益西多吉如此感慨。

  青海省是堆绣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堆绣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堆绣艺术资源。1995年,益西多吉远赴青海学习堆绣。七年之后,他学成出师,掌握了独立制作堆绣唐卡的技艺。“我的师傅贡布啦常常说,学一件事就要爱一件事,要全身心地把自己交给堆绣,这样才能绣出好的作品。”益西多吉回忆道。重返拉萨的他,开始了独立承接订单的职业生涯,且对初期完成的几件作品都很满意。

  堆绣唐卡的制作过程始于在一张白纸上精心绘制出设计图案。随后,艺人运用针尖在白纸上细致地扎孔,勾勒出详尽的底稿,为接下来的丝绸转印步骤打好基础。接着,将这张白纸覆盖于丝绸上,巧妙地利用白色粉末透过针孔轻洒在丝绸表面,形成初步的图案轮廓。之后,再用白色颜料将小白点连接起来,将这一图案牢牢地固定在丝绸之上。

  紧接着,我们精选上乘的马尾纤维作为绣线,根据精心设计的图案,巧妙地缠绕上各种色彩的丝线。艺人们运用独特的针法,在细腻的丝绸上绣制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图案。在绣制过程中,他们还巧妙地运用另一根细线固定马尾线,以确保图案的生动与稳固。完成绣制后,艺人会沿着马尾线的边缘细心地剪去多余的丝绸,接着使用背胶和熨烫技术对图案进行整形,使其边缘更加清晰立体,充分展现堆绣唐卡独有的艺术魅力。 最终,根据设计图纸,艺人们将每一片绣片按照既定的比例进行组装和拼接,最终形成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为了使堆绣唐卡能够长久保持其光彩,艺人们还会使用糌粑和开水的混合溶液对唐卡进行细致的清洗与保养,确保其历久弥新,永远焕发着耀眼的光彩。

  制作一幅堆绣唐卡需历经十余道工序,对我来说,图案的绘制设计尤为考验技艺。若底稿不佳,绣出的成品亦将失色,这恰恰是堆绣唐卡的核心所在。益西多吉在介绍的同时,于白纸上随意勾勒出一朵生动逼真的花卉。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2013-06-22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