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高桥造船向荷兰船东交付一艘230万桶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

时间:2024-11-18 18:38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在线       返回首页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厂,近日向荷兰船东成功交付了一艘具有230万桶储油能力的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这一重要交付标志着中国造船业的又一新成就。自外高桥造船厂成立以来,已走过25载辉煌历程,累计完成并交付了579艘各类船舶和海洋工程平台,总载重吨数达到了1.2587亿吨。这使得外高桥造船厂成为我国首家载重吨量突破1亿吨的船舶企业,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

  中国现在已超越日本和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国,因此单个船厂实现产值超亿似乎在情理之中。然而,若深入剖析产值超亿的船型结构和速度,便能够清晰地看到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造船业从规模宏大向实力强大的演变过程。

  外高桥造船业首度突破亿级大关,主要得益于大量货船的建造。

  以载重吨计的造船完工量是全球公认的三大造船指标之一。载重吨不是指船本身的吨位,而是指船满载时能装载的货物总量。比如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总吨位为13.55万总吨,但以载重吨计仅约1万载重吨。此外,海上钻井平台等海工装备因为不装载货物,所以也不计算载重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高速发展。但初期主要是进口大宗商品,出口的货物附加值也不高,因此主要靠散货船运输。贸易量飞速提升,引来国内外船东纷纷下单,散货船也越造越大。

  建设外高桥造船的提出时间是1989年,开工建设则是十年后的1999年。当时,江南造船等上海其他船企位于黄浦江上,难造大船,迫切需要在长江口建一个新船厂。

  外高桥造船按现代船厂的规划建造,全面学习了日韩的现代化造船理念,起点高,一出手就不同凡响。在船厂建成后的头十年里,外高桥造船首次在国内实现批量建造交付18万吨级好望角型散货船,并将其打造成中国船舶出口“第一品牌”,至今已累计交付300余艘。

  如果只有散货船,那“破亿”的含金量就会大打折扣,因为散货船建造技术难度低、载重吨大、建造速度快,在“冲量”上优势明显。但有趣的是,以散货船起家的外高桥造船,如今手持订单中散货船比例极低,更多的是集装箱船、汽车运输船、海工平台、大型邮轮等经济技术附加值较高的产品。

  “2010年以来,市场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紧跟市场进行转型。”外高桥造船营销总监叶杰说。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国际贸易和造船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剧变,其中散货船市场陷入了持续的低迷状态。面对这一挑战,外高桥造船集团积极寻求突破,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他们加大了对海工产品的研发和投入,力求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进出口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集装箱船的市场需求迅速崛起。外高桥造船集团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机遇,开始积极开拓集装箱船市场,以期在新的领域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在2015年,我国著名船企——外高桥造船,成功建造并交付了三艘1.8万标准箱(T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这标志着我国在集装箱船制造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也是我国首次成功建造全球最大型的集装箱船。此后,外高桥造船继续锐意进取,又相继交付了2万TEU和2.1万T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在船舶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更使外高桥造船成为中国船企全面进军超大型集装箱船市场的开路先锋,为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